绝望中寻找希望 东北抗联艰苦卓绝抗战14载(图)

 

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将士 解放军报 资料图片

 

    中新网哈尔滨8月10日电(赵彧)无论是总司令还是普通士兵,在14年的时间里时刻面临着饿死、冻死和战死的威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东北抗联却创造了歼敌18万,牵制日伪军近80万的奇迹。这在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

    李敏,东北抗联的巾帼英雄

    一位抗联老兵回忆,没人能够看到丝毫的胜利希望。“那时,牺牲容易,坚持下来难。难过的时候,真是会羡慕战死的战友们。”

    “每当难以坚持下去的时候,我们就唱歌。”抗联的歌曲多,每个抗联战士都爱唱歌,李敏,这位至今还能唱上百首抗联歌曲的老人,已收集了403首抗联歌曲。“有一次,打得弹尽粮绝,大家唱起《义勇军进行曲》准备就义时,敌人竟愣住了,一时枪声全无……我们最终突围成功。”

    靖宇县、尚志市、一曼街……如今,在那片英魂永驻的热土,人们以各种方式留下了英雄的名字。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回到东北的李敏,离休后成立了一个抗联精神宣传小分队,穿着抗联军装,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歌声中,不断为人们传诵着抗联英雄们的不朽传奇。

    高昂起头颅绝望中寻找希望

    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牺牲后,连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在一个名为“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上,也不得不说杨靖宇“是个了不起的代表人物”。

    为了围剿杨靖宇,敌人调动了26个“讨伐队”。1940年2月,长期苦战后,孤身一人的杨靖宇被一个600余人的“讨伐队”包围,在密林里与敌人周旋了4天。

    这位身高超过1.9米的河南汉子,一次次以枪声回答敌人的劝降。直到牺牲时,仍保持着射击的姿势。

    日本人想知道这个断粮18天、死了也不肯倒下的中国军人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尸体解剖开后,这位在风雪中率众抗日7年多的抗联领袖,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这是怎样的气节?!英雄的壮举鼓舞了抗联勇士们,也震撼了侵略者。双手沾满抗联战士鲜血的日本关东军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野副,在杨靖宇死后经常做噩梦,破天荒地为杨靖宇举办了一个“慰灵祭”……

    一封“遗书”感动几代人

    赵一曼烈士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已经感动了几代人。这封让每一个人都不忍卒读的遗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从日伪档案中发现的,“宁儿”陈掖贤直到此时才看到此信。

    日伪档案记载着赵一曼受刑的过程:“……将竹筒插入赵一曼女士的喉管,把辣椒水和汽油掺混一起,一口紧一口地往里灌。等肚子鼓胀起来,再用杠子在肚皮上压,灌进去的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来……”就连毫无人性的日军行刑者也不得不承认,“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