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十余座古墓 出土三国铜镜和宋太祖开国货币
| |
宋代的银簪。 记者邱伟荣摄 |
| |
三国时期的铜镜。记者 邱伟荣摄
|
| |
古墓群挖掘现场。记者邱伟荣摄 |
其中一座三国砖室在广州很罕见 三国时期铜镜依然可映出人影
文/记者任朝亮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日从站前路广州车辆段工地发现十余座古墓,分属于南越国、东汉、三国、晋南朝、宋代和明清,其中一座三国砖室墓在广州地区非常罕见。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者共取得文物近100件,其中南越国青铜斧保存较好,三国时期铜镜虽然沉睡千年依然可以映出人影,宋代“宋元通宝”更是宋太祖赵匡胤发行的开国货币。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此地发现了唐宋时期的一口水井,这表明唐末至两宋时期,地处广州古城外西北郊的站前路一带已经有发达的村落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站前路和陈岗路交界处的广州车辆段工地。陈岗一带原为起伏较缓的一片小山冈,工地所在的正是山冈的东南坡。十几座古墓位于工地的西部,地势比周围又稍微高些,应为山坡坡脚。考古人员经过勘探施工断面,认为古时这里应有一条河自东北向西南穿过此地。
记者看到,十几座墓地排列非常紧密,有的甚至相互叠压。
晋南朝时期数量最多
代号M12的古墓在这批墓葬中年代最久,据推测至晚也是南越国时期的,也有可能是战国晚期。考古工作者在这座墓中出土了碗、小盒、青铜斧等。其中青铜斧保存完好,比较难得。
十几座墓中,晋南朝时期的数量最多,但多数都被盗墓贼光顾过。晋南朝古墓的规模不等,大的长度超过10米,小的则不足5米,显示了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差异。由于区域狭窄,很多早期的古墓都被晚期的古墓覆盖或打破,可见古人一直视这里为风水宝地。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此地发现了唐宋时期的一口水井,这表明唐末两宋时期,地处广州古城外西北的站前路一带已经有发达的村落了。
三国墓采用梯形砖
在考古工作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座编号为M5的小型砖室墓前。墓室呈狭长形,长约3米,宽约0.6米。由于年代久远,墓室的顶端已经被压塌了,但地板和四壁完好。左右两壁的墓砖紧凑细密,从底部开始微微向中间倾斜。
古墓的一端有个10公分高的小台,考古人员介绍说这是古人修的拜台。古人将棺木放进墓室后,会在墓室入口处放供品燃香拜祭,然后将墓室口封闭。
考古人员认为,这是一座三国时期的古墓。从出土文物看,该墓里有随葬的5件青釉器和1面铜镜,其中青釉器包括了盛器、书房用具和酒具。考古人员解释说,两汉、三国到两晋,人们使用和随葬的器物既相似,又有不同。经过与以往两汉、两晋墓的比较,基本确定这是一座三国时期墓葬。
该墓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使用了梯形砖,这和周围的古墓明显不同,跟以往发现的古墓也不一样。
这座古墓里出土的铜镜有手掌般大小,除了边缘处有一点细小的缺口外,保持很完整。铜镜背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粗粗看去是十几只禽鸟,前后相连地围成一个圆圈,每一只禽鸟的种类都不一样。
更让人称奇的是铜镜的正面经历几千年岁月后依然平整光滑,可以依稀倒影出前面的人影。
“宋元通宝”首现广州
在一座宋代瓮棺古墓,考古工作者从瓮内找到了50枚铜钱,随后又在瓮底发现了12枚铜钱。12枚铜钱平整地铺在瓮底下面,通俗的说法是“垫底”,这种丧葬习俗较为奇特,有待考古人员进一步研究。在这些铜钱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开元通宝”、“太平通宝”、“宋元通宝”等字样的铸钱,其中“宋元通宝”在广州还是第一次被发现。
考古人员介绍说,“宋元通宝”是北宋第一种铸钱,俗称“国号钱”,由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建隆元年即公元951年铸造。钱式沿袭“周元通宝”成规,为小平钱。后宋太祖传位于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于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铸“太平通宝”钱,钱式同“宋元通宝”。
此外,宋代古墓还出土一件鎏金银簪,簪子两端的环已经不在了,但主体部分保存完好,造型为一轮红日跳出大海。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鎏金银簪不仅花纹纹路清晰,而且做工很细很薄,掂起来轻轻的,相信古人戴在头发上不会感觉到什么重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