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意象——翟鹰画展”在京开幕

        相关链接: “东方•意象——翟鹰画展”在线展览


  2010年8月7日下午,《东方•意象——翟鹰画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翟鹰的油画与现代水墨两类作品50余幅,此展也是继2009年“人文北京·百年四合院——翟鹰画展”之后举办的艺术家最大规模个展。北京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高文漪、策展人杨维民、艺术家翟鹰及各界嘉宾媒体共同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在展出的油画与现代水墨两类作品中,画家翟鹰以富于民族审美意趣的手法表现京剧印象,其油画作品色彩传情、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递画家对东方精神的艺术解读。现代水墨作品则以具有东方含蓄温润美感的仕女为载体,通过传神地用笔,挺拔流畅的线条与淋漓生动的笔墨,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创造出唯美、典雅、时尚的画面形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翟鹰


  在翟鹰的油画、水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线条的娴熟运用。对此,翟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习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且自己对国画、油画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创作,在线条的运用中自己进行了重点的学习、打磨比如研习传统国画中的十八描、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马蒂斯的作品等等。加之自己本身比较喜欢中西合璧的创作方式,因此在绘画中两个画种会出现相互影响、融合的表现。翟鹰认为,在自己的手中油画、国画都是表现自己情感、思想的媒介,两种媒介各有所长比如在油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国画中找到方法,反之亦然,因此两个画种会出现交叉、融合的地方。


  从早年的北京四合院题材到京剧人物、仕女系列作品,翟鹰一直坚持国画、油画两个画种的创作,作为身兼国画家、油画家身份的中国艺术家,翟鹰表示自己一直进行的中西融合的创作方式是对油画民族化课题的一种实践。油画作为外来画种一直以来存在油画本土化、民族化的探讨,上世纪50年代董希文教授明确提出油画民族化的思想,引起各方的不断讨论。翟鹰认为油画民族化不是单纯的符号借用(盖章、题款、中国符号等)、形象拼贴而应该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在我们的血液中自然存在我们的民族传统、审美情趣,将之在画布上自然体现、自然流露应该是最好的民族化方式,这也是自己油画创作一直追求的一种境界。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0年8月18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