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秋" 买个西瓜抱着啃 早卧早起 少辛多酸

 

    7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立秋”。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暑气一时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

    俗话说“热在三伏”,盛夏之余秋后还有一伏(末伏),即是说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伏天才算完。因此,老南京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有说十八盆的“盆”是指旧时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表示还有十多天炎热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气爽”还早呢。还有一说是天气仍然炎热,要洗澡冲凉18天,而这“盆”则是指澡盆了。

    立秋这天,很多地方有用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立秋后,秋风渐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最好办法就是“贴秋膘”(也称“抢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立秋除了“贴秋膘”,民间还流行“咬秋”和“啃秋”。南京城里的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新华社

    立秋·保健

    穿衣要“春捂秋冻”

    起居宜“早卧早起”


     7日将迎来“立秋”节气。养生保健专家提醒,立秋时节,公众在起居和衣着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适当地冻一冻,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

    立秋·饮食

    少辛多酸,以助养肝


    立秋时节,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此时节,公众在饮食上应谨记“少辛多酸”的原则,以助养肝。另外,秋天还会产生燥,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如莲子、山药、扁豆等。(新华社)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