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绿叶和半身像》为何值1.06亿美元?

  2010年5月,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出1.06亿美元的天价,不仅刷新了今年2月由贾科梅蒂的雕塑《行走的人》创下的1.043亿美元的世界纪录,也成为全球最贵的艺术品。

  拍卖纪录为何短短几个月内再创新高?是因为艺术品投资的逻辑不同于其他投资吗?为此《艺术简讯》编辑、《艺术新闻》专栏作家艾琳·金塞拉,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艺术史与哲学教授唐纳德·库斯比,布雷德斯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凯瑟琳·格雷迪,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上述问题。

  艾琳·金塞拉:珍稀艺术品 行情不受市场好坏左右

  2008年夏天金融危机正严重的时候,收藏家、拍卖行顾问和艺术经营商都担心艺术品市场将会受到影响,几个月后,担忧变成了现实,估价2500万美元的梵高作品流拍,拍卖额大幅下降,买家退场。2009年春拍,战后当代艺术和印象派、现代艺术的拍卖总额为4.212亿美元,低于2008年秋拍8.033亿美元的总额,更是大大低于2008年春拍16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是7年以来的最低点,金融危机严重挫伤了艺术品市场。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将市场萧条当做坏事情。在市场景气的时候,长线藏家常常因毕加索、马蒂斯等拍场的蓝筹股艺术品竞争激烈而感到挫败,比如,一个藏家抱怨他已经厌倦了拍场的激烈竞争,另一个说他已经等不及市场好转再出手了。市场不景气时,一些超级富豪藏家却能从中寻到机遇。至少7个藏家曾竞争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并最终创造了高达1.065亿美元(包括佣金)的世界最贵艺术品纪录。专家指出《裸体、绿叶和半身像》这幅少见的毕加索作品,50年来第一次从私人手中流出。不管经济形势如何低迷,珍稀作品都能吸引买家。

  可以推测,是作品的独特性给了买家出手的自信,艺术品市场甚至经济形势如何已经不太重要,因为买对了就有高回报,正如一个交易商所说的:有一小部分国际买家愿意花大钱在珍稀艺术品上。这就是艺术品市场会在短时间内复苏的原因。

  唐纳德·库斯比:市场追捧 明星而不是艺术先锋

  买家把大笔的钱砸向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和贾科梅蒂的《行走的人》,不是因为这两件作品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作品,而是因为它们是好的投资产品。

  早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艺术界人士就指出艺术品的回报率比股票高。从毕加索和贾科梅蒂的作品价格飙升,通用和GE的股票却连跌不止也可看出,股票市场走势时好时坏,而某些艺术家的作品却一直在升值。这是为何?是因为他们作品的独特性?还是因为他们是先锋艺术家,甚或说是天才?事实上,价格和艺术家的名气(而不是艺术成就)的关系更大。 在艺术品市场中,人们往往崇拜名人而不是英雄。1961年,历史学家丹尼尔·布斯汀指出:“英雄因成就而杰出,名人因形象而为人所知。”毕加索和贾科梅蒂对于艺术史学家而言是开拓者,对于市场则是被媒体和金钱追捧的大名家,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作品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审美价值的原因。

  凯瑟琳·格雷迪:艺术品 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国债萧条,股市低迷,金价过高,当前的确没有多少更好的投资选择,相对而言,艺术品市场的风生水起值得看好。贾科梅蒂和毕加索的作品再创拍卖新高,反映了人们看好艺术市场的情绪。尽管评论家们认为《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并不是毕加索最好的作品,但它的确是知名艺术家的知名作品之一。对于买家来说,这也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因为它能抵御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风险,同时还能和朋友乃至公众分享艺术品独有的红利——精神的愉悦和认同感。

  当多数人依然深陷经济低迷之中,一部分有钱人却收益正佳——他们投资的是艺术品。

  如果现金流通和收入不成问题,艺术品绝对是好的投资选择。当然,幸运的艺术品买家们别忘了和公众分享他们的成果。

  (原文刊于《纽约时报》)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李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