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艺术家莫娜-哈透姆是YBA一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巴基斯坦艺术家莫娜-哈透姆作品


  当地时间2010年7月30日,德国柏林,一名女子站在巴基斯坦艺术家莫娜-哈透姆的作品后面。


  在莫娜-哈透姆的世界里,熟悉的物体通过外观规模上的变异和夸张,完成了视觉冲击赋予的心理方面的质变,从而使作品兼具诱惑性与危险性的特质。一个晶莹剔透的星相图构成了《网》(Web,2006),在视觉上吸引观众的同时,它其实借用了蜘蛛网陷阱的形状。两件2008年新作《屏风》(Paravent)和《睡觉中》(Dormiente)的原型均为厨具刨刀,放大后分别变形为屏风和床。但它们锋利的边缘仍在警告每一位试图碰触它们的人。2006年完成的作品《提灯》(以阿拉伯语中的同义单词命名,Misbah),将游移的星星和士兵投影在一间暗房。作品《手雷》(Nature morte aux grenades)中运用的糖果色彩的球状物,其形状与玻璃手榴弹极其相似。《潜流》(红)(Undercurrent (red), 2006-2007)中跳动发光的灯泡和触手般肆意卷曲的电线,意在呈现某些生物拥有的潜在邪恶力量。


  哈透姆在谈论自己的创作时说,“最直接的审美体验是在感官方面的,但是我想尝试调动感官和精神双重层面。在初步的感官刺激之后,想象力和智力受到激发,更多深层的意义、内涵、情境就能被领悟。


  YBA一代?


  哈透姆曾经被视作“青年英国艺术家”(Young British Artists,YBA)群体中比较松散的成员。在1997年引起诸多争议的“感觉”(Sensation)展览当中,她有份参与,而她的艺术学习也是在伦敦完成的。


  当年在YBA当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如今的艺术大鳄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urst),而哈透姆更多的是被贴上巴勒斯坦女性艺术家的标签。丁达韦认为,“其实不把她归入YBA更有道理一些。她从上世纪80年代、在YBA这个名词还没出现之前就开始创作了。她的风格一直到现在,始终都在不停地变化,她的创作更多的是与她的个人经历有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