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的铁杆汉奸生涯 日本人看中他"听话"(图)

 

张海鹏。张静/翻拍

 

 

马占山。张静翻拍

 

    核心提示:

    张海鹏这个人很复杂。在奉系军阀里,他是一个“另类”。原本,他是冯德麟的人,深得重用,28师下辖两个旅,张海鹏与汲金纯同居旅长之职。但冯德麟下野后,张海鹏却没有像汲金纯那样得到张作霖的信任,而是备受冷落。值得玩味的是,张海鹏还是个铁杆保皇派,曾任命“宗社党”余孽宪原(宗社党核心人物肃亲王善耆的儿子,川岛芳子的哥哥)为自己的参谋处长。他还常对人讲说:“我张海鹏就是保宣统的”,“为了能让宣统回朝,宁愿豁出一切”。后来,张海鹏又成了铁杆汉奸。今天起,我们就来看一看张海鹏的扭曲人生。

    张海鹏出道

    张海鹏,字仙涛,别号张连溪,因幼时得过天花,脸上留有麻点,又称“张大麻子”,当土匪时,报号“大连子”。《盘锦文史资料1·张海鹏这个人》(作者刘占勋)及另外一些资料称张海鹏报号“大连字”,笔者认为不妥。按东北方言,“大连子”的“子”发“za”音,是蒸粘豆包等食品用的一种厨具,用高粱秆制成,也就是“笼屉”。张海鹏报这个号,可能是说自己经得住下锅“蒸”。而“大连字”究竟何指,则不明所以,所以笔者才有此一说,肯请方家指正。

    张海鹏生于1868年,盘山县沙岭镇热河台村人,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要帮家里做杂活,冬季闲下来,才去私塾读书,但也只读了两个冬天。听老辈人讲,那个年代的小户农家子弟,挤出些钱,送孩子去读“一冬儿书”,能认眼巴前的字,能记豆腐账,也就行了。大概张海鹏就是这样,按当时的情形来说,教育水平已经不算低了。

    张海鹏出道较早,20岁的时候,就做起了土匪的“买卖”。据称,张海鹏的哥哥犯了事儿,跑到姑母家避风,但事不机密,还是被官府抓去砍头了。张海鹏怀疑是姑母家的人出卖了他哥哥,就把姑母家洗劫一空,还把房子烧了,随后当了土匪。而据《沈阳文史资料10·回忆先父汲金纯》记载,张海鹏与汲金纯是好朋友,曾一起为地主扛活,因“不堪忍受地主虐待”,便合伙杀了那个地主。因为命案在身,又没有别的营生,只好去当土匪,入了冯德麟的“绺子”。说起来,这两个人还真是“天生”的土匪材料,很快便脱颖而出。1912年,冯德麟做了陆军28师师长,下辖两个旅,55旅旅长就是张海鹏,而56旅旅长则是汲金纯。

    《盘锦文史资料1·张海鹏这个人》一文称,张海鹏于1901年与张作霖相识,并结为“金兰盟友”。此说可能不实,未见其他记载,姑且存疑,但张海鹏为奉系元老,倒是可以肯定的。值得一说的是,张海鹏还是“铁杆保皇派”,1917年张勋复辟时,他曾随同冯麟阁一起到北京,为复辟奔走呼号。失败后,冯麟阁被捕,几经周折,才被“释放”,但从此失了军权,一蹶不振。而张海鹏倒很机灵,逃了回来——张海鹏“逃跑”的功夫实在了得,1945年,苏联红军在长春搜捕战犯,而做过溥仪“侍从武官长”的张海鹏竟也逃了过去,跑到锦州海边王家窝棚的一处寺庙里当了和尚。后面,我们还要讲到。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