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大特赦台前幕后 改造好的战犯获新生(图)

    ■第一批特赦的战犯中,有国民党高级将领王耀武、杜聿明、陈长捷、宋希濂,还有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对特赦战犯,有能力的,安排适当的工作;有病的,享受公费医疗;丧失工作能力的,养起来;愿意回台湾的,给足路费

    ■申请赴台与亲人团聚的特赦战犯遭台湾冷遇后,有人绝望自杀,有人前往他国,有人选择留在大陆

 

    新中国建立后,一大批战争罪犯经改造,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宽大处理,被分批释放,重新回归社会。近日,文史专家著文,披露了新中国大特赦的台前幕后。

 

 

     197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原国民党政府军第12兵团中将司令黄维(前右)发特赦释放通知书。资料图片

 

 

一九七五年三月,被特赦的人员动身前往北京参观。资料图片

 

 

    特赦释放人员赵一雪(左一)等三人因台湾当局不准入境未能如愿返台。重返北京后,他们在机场受到中央统战部负责人李金德(右一)的欢迎。资料图片

    改造好的战犯获得新生

    新中国第一次大特赦释放的是日本战犯。1956年,355名战犯被释放后,从天津乘客轮返回日本。接下来至1964年底,在押的1062名日本战犯全部释放回国。

    中国政府能在新中国成立7周年之际释放这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战犯,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应,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改造战争罪犯方面采取的是开明政策。

    其实,关于战犯处理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作过重要批示:“把一批战争罪犯接收关押起来进行改造,要做到一个不跑,一个不死,将来也可以考虑一个不杀,分期释放。”

     1959年9月,经毛泽东批示同意,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特赦战争罪犯的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作出《关于特赦确实改恶从善战争罪犯的决定》。

     195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中国政府鉴于大批在押的国民党战争罪犯和其他战争罪犯10年间改造的现状,决定在10年大庆之际,对一批确实改过自新的在押战犯实施特赦。

     12月4日,户外下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东北抚顺战犯管理所内却温暖如春。这里正在隆重举行首批国内战犯的特赦释放大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国内战犯的首批特赦。因此,所有参加这次特赦大会的在押人员,都显现出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第一批特赦的战犯中,大多是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如王耀武、杜聿明、郑庭笈、陈长捷、宋希濂等,而作为伪满皇帝的爱新觉罗·溥仪,也在这次特赦之中。当中国政府特赦首批33名国内战犯的决定公布以后,海内外的反应比3年前释放日本战犯时更加激动。因为当时的台湾当局仍然与大陆隔海对峙,而中国共产党居然在此时对国民党在押战犯宽大为怀,实在令世人为之震撼。

    接着,又对第二批50名战犯实施特赦,其中国民党战犯45名。在45名获准特赦的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出现了范汉杰、李仙洲这些战场上的强硬人物。第三批特赦战犯68名,名单中出现了廖耀湘、杜建时等战犯的名字。第四批特赦战犯35名,其中国民党战犯30名。第五批释放53人,其中国民党战犯45名。第六批57人,其中国民党战犯52名。至此,共有改造好的296名国内战犯获得了新生。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