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雕塑人间万般世态
人间系列——排队(雕塑) 朱铭
一群人在中国美术馆大门口列队而立,他们服装不同,神态各异,一个穿着黄色雨衣的人在队伍中十分惹眼;台阶之下的不远处,还有三五成群的一伙人,全部着黑色西装,配白色衬衫和黑白相间的领带、围巾,撑伞而立……这可不是真实的人物,而是台湾雕塑家朱铭的“人间系列”作品《排队》、《绅士》。继4年前“太极系列”在此地展出后,
与自己打太极拳的心得而成就的“太极系列”不同,“人间系列”以其多彩、多元材质和再现生活而被专家解读为“后现代雕塑”。这些雕塑通过生动的造型与敷色,使材质退于形象之后,神采显于材质之前,体现了一位艺术大家驾驭和运用材质语言的能力,更展现了他幽默、乐观的生活情怀。
1938年出生的朱铭,来自于台湾苗栗通霄农家,从最初传统的木雕师傅出身到拜入雕塑大师杨英风门下,进而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雕塑艺术的发展路径。朱铭以乡土题材成名,以“太极系列”赢得国际声名,最终回归民间、回归生活。其中,“人间系列”贯穿了他30多年的艺术实践。朱铭这样描述其创作历程:“我的艺术生涯如同一棵树的成长,乡土是它的根,‘太极系列’是它的枝干,而‘人间系列’是它的开花结果。”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人间·众相”部分,是以彩绘木雕的形式演绎各种主题,如摩登女郎、三姑六婆等;“材质·对话”部分,展示以海绵翻铜、不锈钢、石雕等不同材质创作的作品;“新姿·人生”,通过“三军(海陆空)”“和尚”“裙的故事”“游泳”等主题,刻画千姿百态的人群;“哲思·场域”部分,通过新的创作“囚”反映作者新的哲学思维。
材质的多元呈现是朱铭在雕塑思维上的突破之一。他说:“不只限于单一擅长的材质,在尝试不同的材料中,更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问题,如此才能摆脱材料的限制,才能随心所欲。”而色彩则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元素。木料上彩的手法是“人间系列”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那些切口毛糙、木料粗拙的作品,似乎是作者随意拾来后粗刀阔斧、恣意劈凿而成,却显示着创造的张力。
此外,将不锈钢做成雕塑尤其是景观雕塑,其磨光的镜面效果可以把周遭复杂的环境转化为梦幻般的反射印象,在保持自身的单纯性同时创造出既脱离现实又多变的效果。如本次展览中的“游泳”部分,即是将不锈钢打磨、抛光后展现游泳者的优雅线条和冷冽光泽,并通过涂抹黑白色在人物身体上,塑造出一种反差与对比的美感。
不难看出,从最熟悉的木头到难度最高的不锈钢,都反映了朱铭在不同时期处理材质或色彩的不同哲学。从对表象的写实到运用象征的概念,以至延伸到抽象观念的精神层面,朱铭的一系列作品,从思考现代雕塑的本质与挑战材质开始,经过各种样式的“人间”主题探索后,回归到对精神与观念的呈现。
他为什么特别钟情“人间系列”?朱铭对此回答道:“‘人间’比较生活化,创作态度也比较接近现代雕塑的理念——随性而自由,这样的态度就是现代雕刻的精神,也是属于现代生活的精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