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囚犯66载悲欢 逃离奥斯威辛却难解聚散命运

 

别莱茨基展示他和齐布尔斯卡在集中营里的照片。

 

 

两人在1983年团聚时的留影。

 

    身着偷来的纳粹党卫军军服,怀揣伪造的通行证,时年23岁的耶日·别莱茨基带着女友奇拉·齐布尔斯卡,提心吊胆地走向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

    讲起1944年7月21日那次逃亡,别莱茨基至今心有余悸。讲起66年来的悲欢离合,别莱茨基不禁感慨万千。

    穿越了森林、河流出逃成功

    “我感觉后背一阵疼痛,好像已经被子弹击中一样。”美联社20日引述别莱茨基的话报道。但他仍佯装镇定,向警卫投去严厉目光。

    警卫接过通行证皱着眉头看。对别莱茨基而言,这短暂一瞬如永恒般漫长。

    “好,谢谢。”警卫说。

    两人终于走出大门。他们藏在路边的灌木丛中,直到天黑才开始赶路。别莱茨基在其回忆录中引述齐布尔斯卡的话写道:“我们穿过森林、河流,水很深,耶日把我扛过河。”

    经过9个晚上的跋涉,两人终于见到别莱茨基欣喜若狂的母亲。

    别莱茨基19岁时被抓进集中营。1943年,他被分配到粮仓劳动。一天,边上的门突然开了,一群女孩走了进来。

    “我好像看到一位漂亮的、深色头发的女孩对我眨眼。”别莱茨基回忆道。那个女孩就是齐布尔斯卡,她被分配来修补粮食袋。

    朝夕相处的两人迅速相爱。别莱茨基开始谋划带心上人出逃。他从负责军服的狱友那里弄来一套党卫军军服和一张通行证,把通行证上的名字改成一个假名,编造一个出门理由。他告诉齐布尔斯卡:“明天,一个党卫军会把你带走接受审查。那个党卫军就是我。”

    两人本以为,逃回到家里就能在一起幸福生活。没想到的是,别莱茨基的母亲坚决反对儿子与犹太女孩结婚。

    为躲避搜查,齐布尔斯卡藏身附近一家农场,别莱茨基则决定前往附近城市克拉科夫。两人约定,战争结束后立即见面。

     1945年1月,前苏联军队攻占克拉科夫。别莱茨基立即启程,徒步40公里,穿越被冰雪覆盖的道路,到农场去与齐布尔斯卡相会。

    但是,他晚了4天,齐布尔斯卡已经离开。

    原来,齐布尔斯卡所在的地区三周前就已经被解放,她左等右等不见心上人到来,猜想别莱茨基已经死去,或者忘记当年的约定。

    后来,两人各自结婚生子,齐布尔斯卡随丈夫定居纽约。

    穿越了时光、羁绊再见一面

    然而,两人的缘分并未就此了结。

     1982年,齐布尔斯卡无意中给家中的波兰籍女佣讲起了逃离集中营的经历。女佣听完后目瞪口呆,说:“我知道这个故事,我在电视上见过一个男子,他说他带着犹太女友逃出奥斯威辛。”

     1983年5月的一天,别莱茨基家里的电话铃响起。他接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耶日,是我,你的小奇拉。”

    几周后,两人在克拉科夫机场见面。别莱茨基手捧39枝玫瑰花,代表他们分别的年份。两人一起旧地重游。

    此时,齐布尔斯卡的丈夫已去世,但别莱茨基依然有妻有子。他决定不抛弃现在的家庭。

    于是,齐布尔斯卡返回纽约,写信给他说:“耶日,我不会再回来了。”

     2002年,齐布尔斯卡在纽约去世。

    “有时我晚上会梦到她。虽然命运为我们做了决定,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带她逃出来。”别莱茨基说。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