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价上月暴涨本月跳水“袁大头”身价缩水超两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7日讯 前段时间,随着银价的飞涨,收藏市场上的银元、银币也趁势上扬,不过随着此波银价上涨行情的逝去,银元和银币的价格也随即“跳水”。昨日,记者走访厦门的邮币卡市场获悉,近一个月来,以“袁大头”为代表的银元价格普遍下降两成左右。

  收藏专家提醒市民,除了要小心银元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外,更要警惕那些充斥市场的赝品。

  暴涨之后又现暴跌

  “最近一个月,市场上以‘袁大头’为代表的银元和银币价格普遍下跌。”福建省收藏家协会钱币分会的陈林告诉记者,上个月金、银价格猛涨,“袁大头”一度涨至450元/枚左右,而这个月刚开始就跌回到350元上下了。

  与“袁大头”一样,其他老银元的价格也下去了。邮币卡市场上,民国二十三年帆船壹元银元此前价格在280元上下,上个月暴涨超过400元,而这几天的价格仅为300元;另一款江南银元价格也涨到了1300元,现在又跌到了1100多元。

  不仅“袁大头”这样的“老东西”价格在跌,新的银币价格也有所下调。记者从炒邮网上看到,1公斤银币系列中,取得真经价格一周内下跌1000元,从上月末的22800元变成昨天的21800元;水月观音和白衣观音则均从26500元下跌至26000元。1盎司彩银套币系列中京剧一组一周内也跌价200元,现价不过2500元,降幅近一成;而上海世博二组银币价格也小幅下降几十元。

  小心别被赝品骗了

  除了要小心银元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外,收藏专家提醒银元收藏者,更要警惕那些充斥市场的赝品。

  “拿到市场上来让我们收购的银元,80%以上都是假货。”夏商周邮币卡市场的白建群收藏“袁大头”已有多年,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来银元价格上涨很快,市场上假银元的数量也跟着猛增,因此市民投资银元收藏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目前全国收藏市场的银元、银币价格很透明,收藏者如果遇上超低价银元,那很可能就是赝品。”陈林告诉记者,以上海世博会金银币为例,虽然在厦交易量很小,但市场上依然有假货。前段时间,邮币卡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些低价兜售世博金银币的商贩,但他鉴定后发现这些低价货都是赝品。

   据介绍,造假者大多通过降低银含量的方式仿冒银元和银币,仿制品的银含量在70%至80%,在成分上与真品非常接近,收藏者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

  收藏提醒

  五招帮你辨别真假银元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建南昨日透露几招鉴别真假银元的秘诀,以免收藏者走眼上当。

  首先是听声音。用一个指尖轻轻顶住银元的中央,用另一枚银元撞击这枚银元的边缘部位,发出的声音轻脆柔和是真银元,如声音尖而高,则可能是含铜很多的假银元。声音低而嘶哑,周边不一致,是包皮、挖补的假银元。

  然后看外形。观察银元的颜色、花纹、图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有无经过酸洗、锉边、包皮、挖补的痕迹。一般来说假银元的直径比真银元稍小些,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即可辨出真伪。

  再看边齿。由于真银元是机制版,边齿规整划一,假银元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痕迹。

  之后可称重量。银元的标准重量应是26.5克。正常的银元经过流通磨损后,重量也应达到25.8克。

  最后还可酸检验。在银元上滴上一滴硝酸,如发现冒绿泡或变黑,就是成分不足或是假银元。铜芯银元只要一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镀银银元表层容易脱落,脱落部分极易生锈。


来源:东南网  


关键词:  银元收藏新闻)   银元鉴定估价)   银元地摊交易)   银元商店商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