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应对危机

  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鼓励艺术创作,采取“公共投入为主、国家扶持、多方合作”的政策,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仍呈现勃勃生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文化应对经济危机


  当全球经济都遭受次贷危机冲击之时,法国文化事业却仍蓬勃发展。法国《世界报》明确指出:“(法国)文化事业没有遭遇危机。”2008年,罗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和凡尔赛宫的参观人数均创新高;法兰西歌剧院的票房收入也创下新高;电影院接待观众人数比上一年提高6.2个百分点……


  “我希望文化是法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方法,”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说,“面临金融危机,法国仍然保持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他在2009年新年祝词中表示,经济刺激计划中约有1亿欧元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文化部预算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09年达28.10亿欧元,同比增长2.6%;2010年为29.21亿欧元,同比增长3.9%。


  较为完整管理体系


  萨科齐多次强调:“文化对法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法国政府积极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传统。近代以来,法国始终把发展文化作为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为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1959年,法国政府成立文化部,改变了对文化事业单一而零散的扶持,开始构建系统的公共文化政策体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法国公共文化政策形成了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共投入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和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模式截然不同。


  作为中央政府最主要的文化机构,文化部的宗旨就是通过“确立文化领域内的各项标准,各种准则,来影响文化领域的价值标准和导向”,并“建立起一整套客观的价值体系,以此为依据从财政上给予资助”。文化部成立后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机构制度建设,在各大区、省和市镇建立分支机构,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法国中央政府是文化事业的最主要投资者。后来,地方政府逐渐与中央政府形成合作关系,通常由中央政府提供专业技术和人员支持,辅以一定财政投入,由地方政府提供主要资金投入。这种合作关系从80年代中期起成为法国公共文化政策的主导方式。


  与政府主导的管理形成互补的是各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如法国服装工业协会。行业协会发挥制订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等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的作用。


  产业联系紧密多元化发展


  法国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涉及行业众多,形成了三个同心圆组成的产业链:外圈为相关产业,由文化遗产、通讯信息产业、画廊、博物馆和旅游业组成;内圈是创意产业,由表演艺术、创意设计、建筑、广告、摄影、服装等行业组成;内核是文化产业,由广播电视、出版印刷和音乐组成。


  随着全球化发展,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法国文化部近年工作重心之一就是资助并推动文化行业的数字化(电影院、电视)。此外,文化部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中小企业对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帮助。


  对于文化市场上激烈的国际竞争,法国一直持积极应对的姿态。并且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强调文化与国家形象如何互相结合,对外倡导文化多样性,保护法国自身的文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