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记》鲜有人晓 政协委员建议进中学教材

    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同样有名篇佳句与《岳阳楼记》媲美,却未能脍炙人口。昨悉,市政协委员高洪斌建议,将《黄鹤楼记》录入中学教材或课外读本,但未能得到正面答复。

    据了解,除了历代名士崔灏、李白、白居易等先后到黄鹤楼吟诗作赋外,还有最早在黄鹤楼上留下名篇佳句的文人墨客——唐代大文豪阎伯瑾的《黄鹤楼记》。

    目前,在黄鹤楼二楼大厅正面墙上,可见用大理石镌刻的《黄鹤楼记》,但其名声远不如《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

    楼因名句而兴,可没有多少人记得这篇《黄鹤楼记》,甚至地道的武汉人也知之甚少。

    高洪斌认为,《黄鹤楼记》是富有标志性地域的文化名片,应将其编入中学教科书或课外读本。同时,应借鉴书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日前,黄鹤楼主管部门市园林局,对于是否进入中学教科书或课外读本,并未给出正面的回应,但准备约请专家将此文翻译成白话文,采取文白对照形式进行宣传,同时,拟邀请其他书法家创作《黄鹤楼记》其他尺寸规格的书法作品以便推广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