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昭陵二骏被贩卖到美国的历史真相(二)
四骏的传说
昭陵六骏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二骏被卖到美国后,余下的四骏,又成为各路文物盗贼抢夺的目标。
关于四骏的流失过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话说二骏入藏宾大博物馆后,文物贩子毕士博雄心勃勃,誓要搞到另外四骏,让昭陵六骏在宾大团聚。于是,毕士博来到陕西。当时的陕西督军已换成了陈树藩。为了方便盗运,毕士博勾结了陈树藩的父亲—丝绸商人陈配岳。在金钱的驱使下,陈配岳答应协助毕士博偷运四骏。
毕士博和陈配岳到了礼泉后,谎称政府指示要将四骏运往西安好好保存,把四骏装入了大木箱。当地一个爱国绅士不相信毕士博的鬼话,派人暗中偷偷跟踪。只见毕士博沿渭河走到西安城北的草滩时,将四骏打成数块,然后装箱准备由水路运走。
爱国绅士得到消息后,立即向省议会告发。此时,陈树藩的死对头,驻扎在渭河北岸的靖国军也知道了消息,他们向社会揭露,陈树藩纵容出卖国宝。面对舆论的谴责,陈树藩只好命人将四骏运到了陕西省图书馆保管。
传说中,无论是此前的二骏,还是后来的四骏,它们坎坷命运的背后都有一个幕后黑手—毕士博。毕士博是谁?他是否参与过盗卖昭陵六骏的活动呢?
据周秀琴博士考证,1914年至1918年毕士博被高登馆长聘为宾大博物馆东方部副主任,在此期间他曾两次赴华探险。
在华探险期间,毕士博经常会给高登馆长写信,报告行程。周秀琴在毕士博写于1917年10月18日的信中看到这样的记载:“10月15日,去参观省博物馆/图书馆,金先生电话通知该馆特别安排接待我们。见到了少量但精美的魏隋唐雕刻,还有一些不错的青铜器,同时也见到著名的唐太宗六骏中的四骏,都受损严重。”
由此可见,毕士博来到陕西时,四骏早已入藏陕西图书馆了,根本不存在他串通军阀盗运昭陵六骏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有关石骏流失的传说,都牵扯上他呢?
据周秀琴考证,1922年至1942年毕士博曾经在中国考察达9年之久。在此期间,必然有很多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当人们知道石骏最终入藏宾大博物馆后,很容易把二骏被盗和他在中国的考古活动联系在一起。这样想来,偷盗六骏的骂名被冠于他头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1986,离回家最近的一次
今年6月,中国专家赴美修复昭陵二骏归来。二骏的回归,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有过一个机缘,差一点就把二骏接回家了,尽管参与者付出了极大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提起陈年往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无限感慨。“那已经是24年前的事儿了。24年,一个小孩都长成个大人了!”石先生一边喝着茶,一边若有所思地说。
1986年5月,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的石兴邦,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到美国做学术交流。在美访问期间,石兴邦见到了哈佛大学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
石兴邦与张光直是老朋友。他们不但曾先后受业于同一恩师,而且改革开放后,张光直先生曾多次到陕西访问。
此前,张光直曾不止一次向石兴邦提起二骏回归的问题,这次趁着石兴邦到美访问,他又提起此事。
张光直说,宾大博物馆的戴逊馆长跟他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经常提起昭陵六骏分离的事,感到很遗憾。虽然身为美国人,但戴逊愿意为六骏团聚做一些努力。张光直希望趁着石兴邦访问美国的契机,促成二骏回归。
石兴邦一听非常高兴:“我是陕西人,二骏又是从我们陕西运出去的。二骏回归的事,我当然责无旁贷。”
一见到张光直,石兴邦就拉着他到宾大博物馆去看石马。至今,老人仍记得见到二骏的那一刻,“第一次看到真品,非常亲切。”
随后,他与张光直一起拜访了戴逊馆长。戴逊非常坦率,一见面便声明:“二骏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宾大博物馆的财产。我们是通过商业手段购买的。”
石兴邦告诉记者,自从二骏入藏宾大博物馆后,指控他们盗取文物的声音便从未间断过,对此他们感到非常委屈。戴逊一上来的声明,也是要表明立场。
接着,戴逊说,他非常同情六骏分离的现状,他也希望二骏可以回到中国去。一种方法是,中方可以把它们借回去展览,展十年、二十年都可以;或者采取互赠的方式,美方把二骏交还中国,中方向美方赠送两件其他文物。
戴逊的话让石兴邦又惊又喜,离开祖国七十年的二骏回家,看来指日可待了。
与戴逊会面后,石兴邦立即向陕西省文物局报告了这个喜讯。得知这个消息,陕西省领导和文物部门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向国家文物局打了报告,很快得到了“同意”的批复。满怀欣喜的石兴邦,一方面致函张光直,请他联系戴逊,一方面请碑林博物馆选两件唐代石像,用于与宾大博物馆交换。
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美国三十多个州的州长来华访问,到西安后,他们参观了碑林博物馆。当他们参观到昭陵六骏时,讲解员按照说明牌上的说法向他们介绍,昭陵二骏被美帝国主义分子盗取,现存于宾大博物馆。
可巧访问团里有一位是戴逊馆长的挚友,他听了解说很不高兴,立即给戴逊写了一封措词严厉的信:
“作为一个宾州人和宾大的校友,我想让你相信,我和代表团大多数成员,一想到一所令人尊敬的高等学府,尤其是美国这些意欲为其他国家作道德典范的高等学府,展出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展品,就异常难堪,感到很丢人!假如宾大若真用不正当手段获得这两匹唐马,假如我看到的解说词属实的话,那就应该立即归还它的尊贵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假如中方的解说词不符合史实的话,也希望能阻止这样的谴责。”
这封信很快就通过张光直转到了石兴邦手中,戴逊当时的不快,可想而知。本来一帆风顺的交换事宜,此时却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张光直在写给石兴邦的信中也表示“气氛困难”。
二骏回归在即,不能让一块小小的说明牌挡了路。那段时间,石兴邦马不停蹄地从中斡旋,企图用自己的诚意挽回不利的局面。虽然美方已心存芥蒂,但交换的事总算没有因此而告吹。
此时,碑林博物馆已经挑选出两尊唐代石造像,打算与宾大博物馆交换。那时已在碑林工作的马骥还记得,一尊是一米多高的佛像,另一尊是两米多高的菩萨像。
石兴邦把两尊石像的照片和资料用航空信寄给宾大。没想到,信还没出国门就被海关扣下了。“海关说,这是文物不能寄。”任石兴邦怎么解释,可规定是硬邦邦的。两尊佛像的资料送不到戴逊手中,下一步的工作根本无法进行,石兴邦急得团团转。
此时,宾大博物馆要举办一个陕西文物展,石兴邦得知后,忙不迭地托赴美参展团的人把两尊佛像的资料交给戴逊馆长。
“说起来,这个马也是多灾多难。这老兄到了美国后根本就没把照片带给戴逊,原封不动又给我带回来了!”他把照片还给石兴邦时说:“人家不同意,算了吧!”“你根本就没给人家,怎么知道人家不同意呢?”说到此处,已87岁高龄的老先生一脸无奈。
石老现在想来,大概是受托者在美期间听到了一些对华不太友好的声音,索性就没去宾大。此后不久,戴逊生病动手术离开了馆长的位置。几年后,张光直教授也罹患美尼尔氏综合征。二骏回归的事情便这样搁置下来。
石兴邦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光直又扶病来过北京一次。坐在轮椅上的老先生抓着石兴邦的手说:“现在宾大博物馆的馆长跟我也是好朋友,咱们努努力,没准还能把二骏弄回来。”
看着颤抖的张教授,石兴邦心里不是滋味。此后不久,张光直先生便病逝了。直到现在,石兴邦还留着当年与张光直的通信。离二骏回家最近的一次机会,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