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会成为小康村吗?

  前不久看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写的《娱乐至死》,谈到媒介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使我开始对“生活方式”进行思考。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客居他乡的人开始陆续回国,同时来中国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艺术界来说,并没有这样的感受。上周在宋庄,我与几位艺术家一起吃饭,他们中有海归派、大学老师,也有青年艺术家,但是他们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原因来到宋庄,就是喜欢宋庄那种散淡的生活。


  前几天,我去艺术评论家温普林家做客,我们又谈到宋庄的生活方式。温普林认为,从圆明园到宋庄,那种“散养”的状态正在逐渐消失,因为艺术市场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还是艺术需要集中统一的传播?我们不得而知。总之,现在宋庄的艺术工作室变得越来越整齐,艺术家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稳定,这让我想起过年回家时,母亲跟我说的小康村建设,我们那里的农村可能会出现城市中小区化的管理,母亲可能因为新奇而感到高兴,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到有点惋惜。我认为,艺术家应该是有问题意识的知识分子,这“问题”无论关于社会还是关于个人,如果艺术家都不能“审美”,或者将艺术家“圈养”起来,那么艺术创作就会变得非常单调。目前,很多艺术家从各地搬进了宋庄,其中有一些优秀艺术家,尤其是那些处于理想状态的青年艺术家的进驻,让我感觉到宋庄的未来将十分美好。


  但是,宋庄艺术家的生活方式让我变得不再乐观。今后,他们需要面临的大问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不适该如何调节,这是艺术家的生活问题,也是艺术在社会文化中存在的位置问题。这又把我的思绪牵到元旦我在宋庄美术馆策划的展览题目《不确定的可能性》,以及我的前言《重要的是位置》。


  宋庄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像个小康村一样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