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攸县皇图岭古汉墓群发掘大半 出土文物200余件

      记者从株洲市文物局考古队获悉,攸县皇图岭古汉墓群方圆200亩范围内,探明16座古墓,目前已挖掘完成10座,共出土文物近200件,主要以陶器、铜镜、铜钱、铁剑、铁刀等类型的陪葬物为主。此次出土的“陶饼”以及古墓墓壁凹槽属株洲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出土200余件文物

  据了解,在攸县皇图岭发现大规模汉墓群后,株洲市文物局就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队队长王峰介绍,在出土的200余件文物中,4面铜镜属于比较珍贵。据推测,这4面铜镜属于东汉中至晚期,铜镜被面图案别致,在株洲地区发掘出土的此类铜镜并不多见。

  而在7号墓出土5—6个圆形的陶制品,在株洲地区的考古活动中未曾发现过,专家暂定名为“陶饼”。这种“陶饼”直径约10厘米,厚约2厘米,至于该“陶饼”的用途目前还不清楚,由于此陶器烧制地火候并不高,实用性很低,初步推测可能仅仅是种随葬品。同时,该处墓葬还出土了2、3个陶猪俑。

  6号墓目前已清理编号有50余件文物,属于墓葬较多的墓室,尤其是出土兵器多,考古专家由此判断,墓主在当时应该有一定地位,可能是行伍出身。该墓出土一把古代男子常用的铁制佩剑,长97厘米,其剑柄上部为铜制,而铁质部分已腐朽。

  两种纪年砖现同一墓室

  据介绍, 在已挖掘的7号古墓中,考古人员同时发现了两种年份纪年砖,分别标明“永寿二年”与“建宁元年”。而在同样发现纪年砖的4号古墓中,所有纪年砖均标为“永寿二年八月做”。据史料记载,永寿二年即为公元156年,而建宁元年即为公元168年,两者相差12年,为什么纪年砖会出现在同一墓室呢?

  “这在株洲考古历史上还是头次发现了,目前尚无定论。”王峰表示,根据挖掘现场推断,该古墓群应建于东汉中晚期,之所以出现“一室两砖“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墓主在”永寿二年“开始筹建,后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工,没有修建墓顶,直到建宁元年将整座古墓建好。

  据悉,真正原因这还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证实。

  首次发现墓壁凹槽

  此次汉墓发掘首次发现墓壁凹槽。在已发掘的4号墓与6号墓内,均有一条凹槽绕墓壁一圈。该凹槽位于距墓底约80厘米高处的墓壁上,墓壁凹槽宽13厘米,深8厘米。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4号墓没有建券顶,据此推测这些凹槽可能是以木板封顶墓室留下的痕迹,这种现象在以前发掘的古墓中未曾出现,他们将留意剩余6座古墓是否也存在墓壁凹槽现象。

  现在由于频繁下雨,影响了古墓群的发掘进度。王峰称,考古队最快也要在下月初才能完成全部古墓的发掘工作,目前古墓主人的身份还无法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发掘工作完成后,考古队还将在古墓群周围进行详细勘探,不排除此处还有更早的古墓。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