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一号沉亡之思 碧波之下有历史
看着电视画面上南澳一号沉船上的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思绪不禁飘忽起来。当年是谁驾驶着这条船扬帆出海?他从哪里出发,又要去往哪里?船沉以后,他怎么样了?是不幸遇难,还是侥幸生还?……所有的疑问都已埋葬在碧波之下,确凿的答案已无可追寻。但是,通过巨大的沉船、精美的瓷器,我们不难想象当年中国沿海港口商船云集、桅杆林立的壮观景象。这是马可波罗亲眼见过的景象,是郑和亲身创造的历史。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啊。
但是,历史上,尽管中华民族在造船、航海和海上贸易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从根本上讲,航海并没有改变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本质上仍然是农耕文明。因此,这些当年的海上贸易商人才更加令人好奇。是什么促使他们抛家舍业、冒死出海?仅仅是财富吗?与那些重土安迁的同胞相比,他们的精神气质是不是有一点不一样呢?
从明清开始,中国政府便极力约束海上贸易。在今天看来,统治者们犯了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历史上,中原王朝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因此历朝把战略重点放在北方大陆是现实的需要。但是17世纪以后,随着世界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列强从海上四处出击,危险已经从陆地转移到海洋。而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囿于祖宗的“不许寸板下海”的禁令,断绝了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对于西方发生的一切茫然无知,还陶醉于天朝大国的虚妄之中。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中国人过于自大,不屑于从欧洲人那里学习什么……广州的一位商人曾经定造一艘欧洲轮船,但是奉了总督的命令,立刻拆毁掉。欧洲人被当做乞丐一样看待,因为欧洲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国外去谋生活。”这样一种盲目自大的心态完全忽视了西方人跨海而来背后的精神支撑和技术进步,于是幻象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严峻挑战面前立刻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其恶果让中国人足足品尝了100多年。
如果说当年海外贸易之所以能被禁绝,是因为它所占份额尚不足以影响经济全局,皇帝一声令下,禁便禁了,那么今天,海外贸易对于中国的意义就绝不可如此轻忽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超过GDP的50%,其中绝大部分靠海运。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90%靠海运。海洋已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之所系,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回过头来看,当年禁海令一下,国势日衰;今天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国力日盛。历史一再证明:封闭保守使人落后,开放进取才是强国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的这些海上商人是海洋意识的先锋。跨国贸易的实践告诉他们,只有抢占海洋,才能八面来风,占得优势。可惜当年的中国统治者见不及此。倒是黑格尔总结道:“结合一切的,没有比水更重要的了,国家不过是河海灌注的地区。”
因此,水下考古的更大意义在于激发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要知道我们的国土不只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这片蔚蓝色的国土同样是祖先和我们生活、创造历史的广阔舞台。
因此,对于水下考古的意义应该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待。我们的眼睛不要仅仅盯着这些精美的文物,思量它们到底值多少钱,更应该想一想附着其上的是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当年这些扬波万里的祖先是在缺乏政府支持和海军保护的情况下冒死出海的。他们的勇气、意志和冒险精神在以保守著称的农耕文化里必然是出类拔萃的,即便在同时期的西方也是令人惊叹的。虽然历史没有记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最终的命运归宿……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这一艘艘沉船一件件文物告诉我们,中国人曾经无惧风浪、踏海而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正史之外,我国还有一部航海史是由这些无名英雄写就的。
今天,海洋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愈发凸现出来,无穷的奥秘、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开发,这片蓝色的国土正在深情地召唤着我们,中华民族比以往更加需要热爱冒险、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民族精神。那么,还等什么呢?向祖先学习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