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调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1日,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调研时强调,要继续深化、落实省文物局、省教育厅《关于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通过编辑文化遗产知识方面的系列读本,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了解家乡和历史的课外读物。
   
  赵荣指出,目前,陕西共有8万余处文物点、160余座各类博物馆,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未成年人理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习历史、了解家乡的重要平台。未成年人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博物馆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历史、传统、文化、科学和审美情趣等教育的重要场所。陕西文物系统要发挥文物大省、博物馆大省的优势,积极推动《意见》的贯彻执行;博物馆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探索国民教育新思路,创新博物馆的陈列宣教形式,为中小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提供服务保障。
    
  赵荣指出,省委省政府领导曾多次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考察调研,对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落实《意见》中“注意增加博物馆教育和当地历史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要求,让中小学生免费走进博物馆的同时再为他们提供一些了解家乡历史、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的读物。西安碑林博物馆要与文物专家、学校老师一道,从陕西文物资源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文物景点,编辑适合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阅读的文化遗产知识读本。要善于把握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确保读本文字通俗、内容丰富、浅显易懂。
    
  赵荣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以负责的态度编好读本。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要让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分享文物工作成果;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好编撰工作。二是要以准确的文字忠实历史。中小学生正是学知识长知识的年龄阶段,呈现给他们的读本一定要确保权威性和准确性;要把文物圈内的知识向社会普及开来,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三是要以灵活的手法吸引读者。读本力求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要适合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中学甚至普通成年观众,文字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调研后,赵荣检查了该馆的其他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 “抓好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文化产业,强化制度管理”的要求。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馆长赵力光、副馆长韩钊和省文物局办公室、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及西安市八一街小学部分老师参加调研座谈。 (陕西省文物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