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唐琴"石上枯" 天一阁"琴宴"高山流水觅知音
唐代古琴“石上枯”、明代伏羲式墨漆衡王古琴……昨日,14张古琴亮相天一阁博物馆,揭开了2010年中国古琴书画名家艺术宁波展示周系列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将举办展览、雅集、名家演奏会、讲座、笔会等交流活动。
观:千年唐琴“石上枯”
记者了解到,在展出的14张古琴中,有唐琴1张,元琴1张,明琴10张,清琴2张,其中最珍贵的是唐代古琴“石上枯”。唐代最负盛名的斫琴高手是四川的雷氏家族,雷威、雷霄等三代九位斫琴大家号称“蜀中九雷”,他们所制之琴被视为传世珍品,“石上枯”便是雷霄所斫。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张“石上枯”古琴为仲尼式墨漆琴,题有“唐开元二年石上枯”的字样,凤沼上有一篆印“楚园藏琴”,下方为“三唐琴谢”。“楚园藏琴”和“三唐琴谢”为清末藏书家安徽贵池刘世珩的别号。
除唐琴“石上枯”外,此次展出的古琴中还有两张明代名琴。一张为伏羲式墨漆古琴,龙池内有行书“嘉靖己卯岁孟夏,皇明衡国藩翁制”。“皇明衡国藩翁”即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衡王朱佑楎。衡王琴传世甚稀。另一张为仲尼式墨漆古琴,龙池内有篆书“天启三年三吴张敬修斫”字样。张敬修,为明代制琴名家。
据了解,这14张古琴都是由秦氏支祠主人的后裔、近代著名收藏家秦康祥先生所收藏,遵照他的遗愿,其子秦秉年先生将其所藏悉数捐给天一阁。
赏:孤本琴谱《阳关三叠》
与古琴一同展出的还有馆藏琴谱、琴拓以及琴学著作、扇面琴画等珍贵文物30余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浙音释字琴谱》、《三教同声琴谱》及《琴史》。
《浙音释字琴谱》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该琴谱成书于1491年前,由南昌龚经(稽古)编释。原书有残缺,现存两卷,录琴曲三十九曲。《浙音释字琴谱》记录了许多经典琴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段《阳关三叠》。
此外,《三教同声琴谱》是明代文人张德新辑录的儒、道、佛等“三教”音乐作品的古琴曲集,成书于明万历壬辰年。琴谱共三卷,收四曲,均有词。其中《释谈章》为首次刊传之佛教曲;另两首《明德引》、《孔圣经》为儒教曲,还有一首《清净经》为道教曲,故名《三教同声琴谱》。
《琴史》是现存最早的一本琴史专著,成书于1084年,作者朱长文。为清乾隆刻本,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156人与琴有关的事迹,有所辨证和评论,末卷为琴艺的专题论述。
闻:李祥霆妙音《梅花三弄》
昨天,天一阁还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知音”——李祥霆、杨青、龚一、李禹贤、徐永、李荣光等10多位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琴大家,广大市民亲耳听闻了古琴名家们奏响的袅袅清音,《梅花三弄》、《流水》、《秋塞吟》、《平沙落雁》、《阳关三叠》、《归去来辞》等古琴名曲,不但打动了前来天一阁游玩的中国游客们,还吸引了外国友人,来自法国的皮埃尔·拉丰是位建筑设计师,来中国洽谈业务,他告诉记者:“我很喜欢中国文化,天一阁已经是第二次来了。但是,这种乐器还是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音乐,很震撼,原来中国传统音乐是如此的美!”记者得知,12日晚上,在宁波民间建筑之瑰宝的秦氏支祠古戏台上,这些古琴大师还将联手为市民带来“天一夜宴——名琴、名曲、名家演奏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