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拍卖再现是热钱助推还是价值回归

6月3日23时,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诞生,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高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成交的世界纪录。在《砥柱铭》的身后,中国艺术品价格正整体大幅提升,其价值也开始得到正确认识。在热钱大量涌入艺术品市场之际,中国艺术品市场究竟后劲如何?

《砥柱铭》拍出4.368亿元天价

在6月3日晚的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场上,黄庭坚的《砥柱铭》以8000万元起拍。最开始竞拍价以百万元的幅度上升,在快速突破1亿元之后,竞拍价开始以200万-500万元上升,在1.6亿元之后,竞价开始以千万元为单位,这也创造了单件拍品的竞价阶梯纪录,并把价格直接推上了两亿元。

从1亿元到2亿元,只用了3分多钟,这让现场很多人都目瞪口呆,但是价格升势并没有就此打住,3亿元大关很快被突破。此后,竞争在拍卖会场左侧两个场外电话委托席之间展开,竞价从1000万元回到了500万元一次。最终,竞得《砥柱铭》的委托者以两个1000万元的升幅结束竞价,68轮的竞价后,落槌价定格在了3.9亿元。加上12%的佣金,黄庭坚的《砥柱铭》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这一价格远超过5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国伦敦创下的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纪录,发展了17年的中国内地拍卖市场终于诞生了第一个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北宋的黄庭坚是书法界公认的“宋四家”之一。这卷《砥柱铭》近600字,长达8.24米,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是黄庭坚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在中国书法史、艺术史乃至文化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和意义。在开拍之前,它即被业内视为今春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重要的作品。

专家表示,《砥柱铭》作于1095年前后,作品经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收藏,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藏家收藏,直到数年前,为中国台湾藏家购得,这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场中。

对于《砥柱铭》的创纪录之举,保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迎春表示,“由像黄庭坚《砥柱铭》这样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引领市场,令我们非常欣慰。因为这些作品是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传承的,保利也希望通过《砥柱铭》创造世界纪录的影响带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

整个艺术品市场爆破式发展

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亲眼见证了4.368亿元拍品诞生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整个行业对这件拍品的诞生都抱着非常兴奋的态度。“应该说这直接反映了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比较强劲的走势,很重要的一点是给了更多人心理上的影响。”

“其实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黄庭坚的这幅作品拍出4.368亿元的价格是在情理之中的,也正是因为这件藏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很难有各方面条件均能达到或是超过它,并在价格上能和它相提并论的作品。但总体来说,国内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总体价格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这一点就会给更多投资者以信心。”董国强表示。

确实,今年各大拍卖行春拍捷报频频。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以近20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下了香港苏富比历年单季拍卖最高纪录;5月18日,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总交易额创出21.28亿元人民币的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这也是国内拍卖市场首次单季总成交额跨越20亿元大关。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单件拍品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张大千的《爱痕湖》以1.00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不仅仅是单件作品,今年整个艺术品市场都呈现水涨船高之势,涨势十分明显。”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吕立新表示,除古代书画外,去年几百万元就可以拍得的宫廷器物、近代书画作品等,今年的价格都在千万元以上,甚至连当代艺术家的家具作品也都卖出了高价。

吕立新坦言,《砥柱铭》过4亿元的价格偶然性很强,不足以代表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情况,市场整体大幅上扬才是真正的表现。“许多拍卖公司今年一个季度的拍卖额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拍卖额,比如嘉德、保利今年都已经拍出20多亿元。”吕立新还表示,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不仅体现在拍卖市场上,画廊、私下交易等其他艺术品交易方式也表现突出。“我周边有很多人都在下面找画,一幅现代画家王雪涛比较不错的作品去年也就十几万元,今年已经涨到六七十万元,这种涨幅非常惊人。”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