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 鲁提辖:您别在课本里打死镇关西了(图)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即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然而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侯会却在博客里表示,现行初中语文课本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应该拿掉,因为其核心是血淋淋的杀人场面,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此言论一出,立刻引来各方议论。 

    事件:

    专家意见:网友:

    “拳打镇关西”太过血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名老教授建议删除一篇已在语文课本中保留了几十年的课文?侯会在其博客上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鲁提辖》一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陨灭的残酷现实。我不反对在大学课堂上给更为成熟的年轻人讲析这样的经典片段,然而这样的故事是否适合放在中学课本中,则是个问题。人格尚未定型的十几岁的孩子,会由此产生何种联想,这又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是很难确知的。”

    在发博文建议“删除镇关西”的第三天,侯教授再发博文《再谈〈拳打镇关西〉不宜放入中学课本》,明确指出中学课本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三篇文章,血腥内容较多,不宜编入中学课本,供辨别能力不完整的中学生学习。

    专家意见:

    “鲁提辖”不该逐出课本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没有必要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它不但不会误导孩子,还能从动词运用等方面给孩子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昨天,当记者致电南京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时,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喻老师表示,他的个人意见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从初中语文课本中删除,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这篇课文选自古典名著,有着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它宣扬的核心主要是‘除暴安良,培养正义感’,并不是暴力血腥;第二,课文中所运用到的种种描写手法非常精彩得当。尤其是对动作的描写,那些动词的到位运用其实十分值得我们同学学习,这对以后同学写作文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第三,现在的孩子接受的社会信息十分广泛,作为一名初中的学生应该有能力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并不会像侯教授所担心的那么容易受到各种误导。”

    南京大学中文教授张光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解释,鲁智深的暴力,应该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在社会秩序完全扭曲的情况下,他的这种暴力其实获得了某种合理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的侠义精神也成为值得弘扬的优秀价值观。即使用现在的标准来看,这种价值取向也应该适当地加以吸收!”

    网友:

    支持反对意见僵持不下


    除了各个专家教授对“拳打镇关西”是否该逐出语文课本有着自己的看法之外,网友也对此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新浪调查”中,截至记者截稿前,共有10449人参加讨论,认为“应保留,文章主旨讲述见义勇为精神,不能因噎废食”的占71.9%,认为“应保留,但文中确实存在血腥描写,需要老师加强引导”的占17.6%,认为“应删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描写血腥,不适合中学生”的占8.8%,而回答“不好说”的占1.7%。在天涯论坛上,各种讨论“拳打镇关西”在中学课本中去留的帖子也多达6篇之多。

    网友XX2认为侯教授建议删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确有一定的可行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的确有暴力场景的描写,而作者对这种暴力充满了渲染和赞美,这对教育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删掉‘镇关西’,换上更好的文章,未尝不可。”与XX2意见不同的小兔子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鲁提辖所作所为是除暴安良,这样的课文对孩子的教育是正面的。如果硬要说在情节描写时有暴力成分,那么试问现在上映的欧美大片,哪部不比‘镇关西’血腥,哪部没有暴力成分的存在?难道我们连那些获奖的电影也不可以看了吗?分辨一件事物,必须客观全面,何况现在的初中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脆弱。”      

    细数历年语文教材争议

 

    2003年 

    《尘埃落定》性描写引起争议


     200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作家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成了入选丛书的当代长篇小说。由于小说《尘埃落定》中有一些关于性的描写,从而引起了部分学生家长的担忧。

     2004年

    崔健《一无所有》走进课本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由深圳市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的名为《青春读书课》的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最引人注目的是收录了大量“民间作品”,如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杂志的编辑手记《请国人温习常识》等。

     2004年

    “神奇武侠”单元首次出现

     2004年1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一次出版,其中节选的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个章节被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当时,这一举动引发了社会上的争论。

     2007年

    《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

     2007年,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曾经经历过一次“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为学生读武侠做些思想准备,编写小组还特地在高一必修课中选入了《史记》中的《游侠列传》,目的是先把“侠”的概念教给学生。

     2009年

    梁实秋来了,“挤走”了鲁迅


     2009年,有湖北媒体报道当地高一学生将不会在课本中读到鲁迅的《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时间,“鲁迅作品剔出中学课本”在网络上引起广泛争论。对此,该教材编写方——人民教育出版社作出回应:鲁迅作品被剔出中学课本是个“伪话题”,因为早在2004年,人教社便按照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本篇目进行了调整。此次湖北媒体所谓的“新版教材”,其实并不新,部分实验省市已用过多年。

    但是细心的网友发现,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戴望舒的《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来》、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进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则由原来的5篇减少为3篇,这一“大变脸”引发了各界热议。(本报综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