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想起黄鹤楼的传说。昔日在此沽酒为业的辛氏,不因某客人衣衫褴褛而拒之,每天无偿供其饮,长达半年。客人多负酒债无以回报,遂以橘皮画鹤于壁上,黄鹤合律蹁跹而舞,众人费钱观之。十年下来,辛氏因之累财巨万。客人驾画鹤飘然而去后,辛氏盖楼以兹纪念,即为黄鹤楼。
若辛氏嫌贫爱富,只想多取,不肯付出,便会失去成为巨富的机会。即便建楼不差钱,若缺了这因义生利的人文精神,黄鹤楼也不过普通一物,早已泯灭在历史时空里,今日黄鹤楼公园欲沿袭黄鹤生财的套路也就无从谈起。
黄鹤楼美丽传说所蕴含的哲理比现实一点也不逊色,这便是君子生财,取之有道;若想取之,先必予之。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门票也才60元,一个面积不大的黄鹤楼公园,50元的票价并不低,公园扩大面积增加了投资,这可从长远获取回报,将其立马转嫁给游客毫无道理。再说,薄利多销同样可以获取回报。扩容后管理成本增加了,应通过降低成本来消化,一头钻到钱眼里,看似一时奏效,最终得不偿失。(安徽巢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