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肠壶:集烧热水与茶壶为一体
2.摩羯纹蕾纽三足银盐台:存放盐的容器
3.鎏金流云长柄银匙:搅拌茶汤的工具
4.原始瓷灶:下层烧火,上层容器盛水煮茶
5.茶碾座及碾轮:用于碾茶饼的器具 摄影/董旭明
昨天,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传来消息,耗资约1000万元的陈列调整工程竣工,展出不少新收集的宝贝。哪块石头来自茶马古道?稀奇茶具都派些什么用场?你不妨来猜一猜。
“高分子写真人”,斗茶沫如“偷菜”
老底子杭州人喝茶,不但攀比茶汤茶叶的颜色味道,关键是要比茶泡沫。“好比茅台酒挂杯越挂得牢,越算上等酒。”茶叶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赵燕燕说。
茶博茶史厅里有5个身着宋服的“高分子写真人”,提着茶壶,拿着茶具,脚下的箩筐内堆放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茶具。只见他们神情紧张,盯着眼前的茶杯——这群人正在参加激烈的斗茶比赛。
斗茶场景唯妙唯肖,不仅茶具器皿都是文物,“高分子写真人”也极为逼真。站着喝茶的一位老伯,手掌上的纹路仿佛都是活的,按一按他的大拇指,像真人一样有弹性。
“当年‘斗茶’是全民活动,不亚于时下的‘偷菜’。”宋代上至帝王显贵,下到文人雅士、市井百姓都热爱斗茶。他们泡茶不用茶叶而用茶叶末,像泡咖啡一样,表面有一层泡沫,泡沫越白、越细、越均匀、越挂杯的,算赢。
“宋朝人太讲究精致生活,也是国力日弱的原因之一吧。”展厅里来自北京的游客陈先生一边听一边摇摇头。
3块大石头,来自茶马古道
在茶史厅中的一角,一条幽长的古道展现在游客的眼前,那就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几块泛白风化的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滇、川、藏茶叶贸易的兴衰,耳边似乎可以听见马儿行走时的铃铛声。
“茶马古道”由20几块石头拼成,其中3块是真正从云南背回来的。
“我们特地到茶马古道上的村落里挑来了3块石头,没有什么比这石块上的印记更能说明那段历史了。”石块被经年累月的马队踩出了一个个凹痕,赵燕燕说,“可能是马蹄印,也可能是挑夫的拐杖印痕。”
茶马古道有1000多年历史,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民国时期还十分兴盛。它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是中国茶文化传遍亚洲的通道。
明前龙井16块大洋一斤,当年能买一吨面粉
当年狮峰龙井的广告。
展厅里一张民国茶叶价目表也十分有趣。最便宜的茶叶只要大洋3角6分,“西湖极品”(明前西湖龙井)最昂贵,每斤需要16块大洋。
民国银元很值钱,一块银元能买130斤面粉。这样算起来,1斤龙井相当于一吨面粉的价钱,那茶叶价钱可比如今要贵两三倍啊。
价目表A4纸大小,白底红字,列着120种茶叶名目,来自天津泉祥鸿记茶庄。这家茶庄看来生意做得蛮大,价目表最下方写着:“自设茶厂福建、浙江、黄山、竹岭、六安;外埠分号——济南。周村、青岛、炮台、北平。”茶庄天津有总店,还在英租界2号路开了家分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