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大调研金华市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情况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率省人大调研组专题调研金华市民办博物馆发展情况。金华市人大副主任陈三富,市文物、财政、民政等部门领导,民办博物馆负责人,文博专家及部分市人大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

  市文物局局长方竟成介绍了金华市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金华市范围内经民政或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共有5家,均属于主题或专题博物馆。2008年5月20日,市文物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认养保护古建筑,创办专题博物馆的思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肯定,并正式出台了《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办法》(金政发【2008】46号)。

  根据这一政策落户于古子城历史文化区核心区的首幢历史建筑满堂书画博物馆,对弘扬传统书画艺术,促进金华市书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按此模式创建的第一期三幢迁建认养历史建筑的另外两幢,和信园东阳木雕博物馆已投入使用,五璋山房玉文化博物馆现已竣工,正在装修中。第二期第一批三幢历史建筑已开工建设,第二批六幢历史建筑现已经发改委审批同意,其中包括婺州窑博物馆、古砚及盆景博物馆、用民国古戏院内创建的戏曲博物馆等。这一政策有效促进了金华民办博物馆的发展。

  但是当前金华市民办博物馆也存在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缺乏“造血”功能;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缺乏对藏品的研究、展示;办馆场地受限,影响办馆质量,制约后续发展等问题。

  童芍素指出民办博物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许多难题亟待破解,许多探索寻求突破。进一步探索民办博物馆的界定、功能、作用和趋势是一个新的课题。她充分肯定了金华市的民办博物馆发展,特别是金华的迁建认养政策,希望金华在这方面再出好的经验和成果。(浙江文物网 谢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