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为何总说唐朝话 导演回应质疑难服众

    新《三国》播出已过1/3,观众挑出了不少穿帮的镜头,甚至有人呼吁抵制新《三国》。导演高希希日前在广州对观众的质疑作了解答,同时称易中天很认可新《三国》。

    此前,高希希曾多次说过,新《三国》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创作,但“小事不拘”使得剧情频频穿帮。例如,会盟时,公孙瓒对曹操说:“正可谓是天下何人不识君啊!”其实这是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诗句。刘备参加会盟时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出自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其后,吕布又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诗的作者是宋朝欧阳修。对此类错误,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版权费了。”

    镜头穿帮是《三国》的另一“笑点”。曹操和陈宫坐在草地里说话,身后竟然出现了一个饮料瓶子;三英战吕布情节中,张飞的蛇矛在上个镜头中被吕布打飞插入墙中,但下个镜头,张飞又手持蛇矛了!还有网友将身上有英文字母“CR”的赤兔马截图发到了《三国》贴吧,并感叹:“天哪,一不小心发现赤兔马还是进口的。”

    对于观众的诸多质疑,高希希回应说:“台词问题,我想有待商榷。某些名句是谁说的只不过是后人的认定,至于马匹上的英文字母,就是那匹马的出生号,我们之前已经尽力替马匹‘化妆’了,没想到还是被发现。网友真的很心细。”

    虽然遭遇不少板砖,但高希希透露:“新《三国》开播以来,我们对三国的文化可以说做了一个大普及。希望板砖来得更猛烈些吧。诸葛亮出场了,板砖又要朝我砸过来了。”

    高希希还说,来广州前刚看到易中天的一篇文章,自己的创作理念得到了对方的认可。“易中天在文章里说,现在看起来,新《三国》既不是《三国志》也不是《三国演义》。他的说法正好是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剧名既不叫《三国志》也不叫《三国演义》,而是叫《三国》,就是一部电视剧、文艺片。当然,我们的母体还是《三国演义》。” (本报综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