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船再现水上都会 见证扬州造船业历史(图)

 

唐城遗址博物馆陈列的唐代独木舟

 

 

扬州双博馆陈列的“唐代竞渡船”

 

    从1960年开始,我市陆续出土的古船,都出自唐代,见证了扬州造船业的悠久历史和便利的水上交通—— 

    “南澳I号”水下考古发掘成了最近热点新闻之一。记者昨获悉,央视《中国记忆》栏目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南澳I号”沉船打捞情况。那么,扬州这些年来考古曾发掘出哪些古船?

    镜头一

    挖河发现两条唐代木船

    -发现时间:1960年3月

    -发现地点:施桥

    -陈列地点:独木舟即“唐代竞渡船”(龙舟)现陈列于扬州双博馆

    当地挖河工程中,发现古代大木船和独木舟各一只。当时,两只船紧靠在一起。

    据考古资料记载,大型木船为楠木制成,料厚质坚;出土时,船只朝上,船艄部分已被破坏,残长18.4米(原长24米),中间宽4.3米,底部宽2.4米,深1.3米,船板厚度13厘米,平底。从残存情况来看,全船大体可分作五个大仓,其中还可能分若干小仓。

    这么大的一艘大木船,古人是怎么做成的呢?据悉,整个船身是以榫头和铁钉并用衔连的方法建造的;船内隔舱板及仓板枕木,均与左右船舷榫接。船舷是由四根大木料,以铁钉成排钉合而成(铁钉长17厘米,钉帽直径2厘米,平均每隔25厘米钉一根),船底也以同样方法建造。船的结构坚实,制作精细,木板之间都以油灰填缝,木料上有节疤和裂痕处,则用小块木片补塞。

    独木舟则以一棵大楠树干当中刳空而成,船两头微翘,以檀香胶合并钉补木板,树根为船尾,树梢为船头,圆底。整个船体呈长条形,全长13.65米,宽75厘米,深56厘米,舷和底厚各6厘米。而在船头右边,有一拴绳子的木扣,船尾有两个方形的穿孔。

    发现文物大木船里,出土了大小相同的三件青釉陶钵,其中一件底部还墨书“圆”字;一件高29厘米,双卷口,四耳鼓腹凹底的薄釉陶罐;木柄已经腐朽的一件铁刀,长27厘米,宽4厘米,厚度约0.3厘米,但是不是兵器;还有一件如斧形的铁铲和一件铁器。船周围及船底,清理出许多竹缆和竹编织物残片。

    【意义】扬州古代船只的考古发掘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有专家学者推测,大木船很可能是唐代中期来往长江和运河中的货船。

    据唐代史料记载,扬州风俗中,每年端午节要在江边支流上举行“竞渡采莲龙舟之戏”,观众数万,热闹非凡,而扬州制作的龙舟不仅远销各地,还进贡京师。

    镜头二

    木桥旁泊两条独木舟


    -发现时间:1978年2月开始

    -发现地点:“七八·二”工程中段

    扬州博物馆配合“七八·二”工程,对这项工程工地发现的唐代文化遗存,进行了普遍调查与重点清理工作。这项工程由扫垢山向东经淮海路、汶河路、仁丰里至萃园桥。在工程中段,发现了一南北向的河流、木桥遗迹及桥桩两边的残独木舟。

    其中,一号独木舟出于桥墩南侧,系楠木凿成,西高东低,两端高度相差1.4米。独木舟残长6.3米,宽0.7米,口宽0.52米,呈“U”形,内有对称的隔舱凹槽及隔舱板。虽已腐残,但还可以看出其形体,尾部平齐,头端尖翘。

    二号独木舟高于一号独木舟0.8米,舟体为东西向,东高西低,高差约0.45米,全长6.1米,宽0.6米,两端平齐。独木舟上有一排后代小木桩和木板,其中有三根木桩打穿舟底伸入舟下0.13米。

    发现文物在一号独木舟内发现有竹篾片,独木舟附近淤泥中出土了数十件遗物,器形主要有碗、罐、砚台、骨料、骨器、漆盘、漆碗、三彩罐等,还有“开元通宝”钱。二号独木舟附近,则出土了以晚唐五代遗物居多的陶瓷碎片。

    【意义】唐代扬州城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上都会”,唐诗中涉及扬州的有一百多首,几乎每一首都提到水。其突出的描绘有:“君家旧淮水,水上到扬州”“入郭登桥出郭船”“青春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等。

    朝鲜人崔致远入唐留学,在扬州作节度使高骈幕僚,高骈特地借给他舟舫,作为交通工具,可见,当时的扬州“无船不行”。木桥和独木舟的同时出土,更是得到了佐证,再现了唐代扬州便利的水上交通。

    镜头三

    唐独木舟进述交通史


    -发现时间:1979年

    -发现地点:石塔西路唐代河道

    -现陈列地点:唐城遗址博物馆

    舟体残长5.72米,宽0.7米,深0.29米,选用整根(造字:木沙)木剜成,剖面成“U”形,内设隔舱凹槽,并置隔舱板,船头尖翘,船尾平齐。

    【意义】为研究唐代作为扬州四大港口城市之一的扬州,及其交通运输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西汉时期,扬州就设立了官办造船工场。扬州是唐代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大历年间(766—779),盐铁转运使刘晏在扬州扬子县建成了十个大型造船工场。刘晏任职期间,共造了2000多艘船只。除制造适合江河中行驶的船只外,扬州还能制造大型的海船和端午节各地举办龙舟竞渡用的比赛船只。

    镜头四

    独木舟沉于唐代河中


    -发现时间:1999年

    -发现地点:时代广场

    文昌阁附近建时代广场时,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施工而挖成的地坑北壁,距现在地面5米多深的地层内,发现一艘独木舟!

    根据遗物,初步考证这是一艘唐中期以前沉没于河中的木船,残长5米,倾斜在地层中,在较低的一端,还可看见隔舱板。它是一根巨木制成的。在地层中依然舱口朝上。可惜这艘独木舟已无法清理出土,因为它被从地面打入的密集水泥贯穿,只剩下一侧面显露于世人了。

    发现文物在唐代中期以前的地层中,出土了一个小脚模型,木质,全长13厘米,前半段是锥体,后半段为长方体,脚尖如粽子而且上翘,可能是一个木俑的脚,形状与从前妇女的小脚一样。此外,还意外发现了文蛤壳。

    【意义】这一考古发现足以告诉我们,距今一千多年前,如今的汶河路西侧40多米处,有一道南北向的河道。这次发现的小脚模型,是中国最早的有关“三寸金莲”的实物,表明从盛唐开始中国就有小脚出现,把中国妇女缠足的历史提前了二百年。

    文蛤壳的出现则说明,盛唐时的扬州人已经食用海贝了,也可见扬州与海滨交通便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