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向母校捐赠珂勒惠支作品《自画像》
曾梵志(左)向母校捐赠珂氏自画像。记者陈卓/摄 (来源:长江日报)
曾梵志近日表示,在母校90周年华诞之际,他将捐赠其收藏的珂勒惠支石版画《自画像》(1924年创作,53×37cm),借以表达对母校深沉的爱。捐赠画作中的母亲眼里饱含爱意,仿佛在诉说:“我的孩子,春天来了。”
据悉,曾梵志捐赠的石版画《自画像》(1924)将于21日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的《“我的孩子,春天来了”(出自珂勒惠支日记 1915.4.11 )——20世纪伟大的德国女性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作品巡回展·武汉》展出。并且,曾梵志先生将亲抵展览布置现场,全程参与本次展览的前期布展与开幕式剪彩等相关活动。另外,此幅画将于2010年10月举行的湖北美术学院的校庆庆典活动中举行捐赠仪式。
罗曼·罗兰曾对珂勒惠支下了一句中肯的评语:“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当今德国一支最优美的歌。”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生于柯尼斯堡,是德国最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她的作品曾在30年代和70年代在我国展出,其作品以时代感、革命性和民族色彩影响着我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德国作家博多·乌泽说:“珂勒惠支塑造了我们民族面貌的主要特征。我们大家都是这位探索真理的、受苦受难的德国母亲的儿女。人们见到我们就想到珂勒惠支,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人们又见到了我们。”
珂勒惠支一生作了50多幅自画像。这些画像,无言地纠缠着所有受难的妇女的灵魂,正如画家在为妇女画像时,着意保留自己的影子一样。她们是如此相似,她们常常交叠双手,抱着前胸,仿佛永远在护卫着怀中的生命。母性的博大、慈爱、坚韧、庄严都隐藏于她那令人神伤的眼神背后。
曾梵志先生于2007年创办了“昙华林之路”奖学金,每年提供款项鼓励在学业与艺术创作中突出表现得学生。如果说,“昙华林之路”奖学金有如对学生的期许与鼓励;那么,此次为母校捐赠的珂勒惠支石版画《自画像》就如同给母亲唱了一首令旁人动容的歌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