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丝联厂房 摄影/顾鸿飞 韩丹
昨天,杭州市公布第五批历史建筑,共43处(详细名单附后)。至此,杭州市历史建筑数量达到285处。
名词解释
浙江展览馆这次也被列为历史建筑
所谓历史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也有部分不满五十年的建筑,但具有特别的意义,也可列入。
这次公布的历史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别墅、里弄、工业遗产等。其中,杭州大河造船厂建筑群、浙江麻纺厂建筑、杭州市土特产有限公司桥西仓库建筑、浙江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库建筑群、杭丝联建筑、杭州肉联厂职工宿舍建筑群等6处工业遗产,首次列入杭州历史建筑。
对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杭州想了很多有创意的办法。比如,杭丝联建筑,一排排的苏式建筑风格锯齿形厂房,目前已作为“丝联166创意园”,引进多家文化创意企业。
杭州市土特产有限公司桥西仓库建筑,已改建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业博物馆。
大河造船厂建筑群,杭州运河集团已做了一定维护和修缮,至于用途,尚在研究。
还有值得期待的浙江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库建筑群。位于小河路88、96、112、118号,占地数百亩,其主体建筑为仓库东区四座单层坡屋顶仓储大房,以及紧邻运河的一组储油大罐,共有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
仓库建筑由红砖砌就,檐下开气窗;屋顶呈波浪状,颇有特色。它还是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唯一一座临河油料仓库。
小河油库所在地被规划为小河公园,今后储油大罐、仓库以及运河码头等都将保留,作为小河公园的附属用房和工业遗产景观,成为一块别致的城市开放空间。
奥地利维也纳煤气厂有四个硕大的储气罐,后来被改造成总统套房、商务楼、大卖场和娱乐中心,小河油库以后也能和它们媲美。
在《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旅游实施规划》中,打算把小河油库做成“U库”,储油罐改造成酒吧、餐厅等休闲娱乐场所。
再来看看第五批历史建筑中蛮有说头的两个。
北山路100号
当年花了杨虎城将军7万银元
位于北山路与曙光路交界处,这是一幢孤立的西式洋楼,叫“东山别墅”。
房子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有人说它是杨虎城将军的故居。
2006年,杭州市实施“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时,西湖区建设局做过详细调查。
他们南下北上,香港、北京、南京一路行来。杨虎城的小儿子只对别墅有模糊印象,位置大约在北山路边。在香港,当年的知情者田老先生透露,杨虎城别墅解放后被驻军医院接收;随后,原117医院一位专家,印证了东山别墅被接收这一情况。
在房产档案馆,杨虎城将军买这栋别墅时,用的是化名“杨呼尘”,职业是“职业军人”。这个化名杨将军曾在日本用过。
书写“东山别墅”四个字的于右任老先生,是杨将军的陕西同乡。
最有力的证据最后被发现。一张拍摄于1936年、蒋介石在东山别墅边会见杨虎城的史料照片,为考证工作钉下了最后一颗钉子。
杭州研究老房子的专家仲向平也做过调查,他说,建造东山别墅,杨虎城花了大约7万银元。
彭埠镇罗家老宅
融合徽派建筑和江南民居特色
建于晚清,坐北朝南,高大的风火墙,方正的石库门,厚实的大木门。
正房是木结构两层楼,厢房是单层平屋瓦房,共两进院落。
整座建筑格局完整,不仅吸收了徽派建筑的庄重和大气,又展示了江南民居的典雅风格。
此外,老宅还做过药铺、乡公所、棉纺织厂厂房等用房,具有乡土历史文化价值。
杭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1金钗袋巷19号、朱婆弄10、12、13号建筑
2金钗袋巷29、32、34、35、38、39、40号建筑
3元宝街5、6、7、9号建筑
4牛羊司巷16、17号建筑
5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建筑
6杭州肉联厂职工宿舍建筑群
7南瓦子巷15号建筑
8杭州第二中学分校老科学馆
9仁智里1至18号建筑
10浙江展览馆
11浙江麻纺厂建筑
12崇仁庙遗址建筑
13杭丝联建筑
14杭州大河造船厂建筑群
15杭州市土特产有限公司桥西仓库建筑
16浙江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库建筑群
17彭埠镇罗家老宅
18浙江工商大学1号科研楼(教工路149号)
19弥陀寺路99、100号建筑
20流水桥弄15、18、20、28号建筑
21庙西街建筑群
22学士桥1、2、3号建筑群
23洋房山乌芝岭大慈山脚别墅
24玉泉路1号建筑
25玉泉路2号建筑
26杭州职工培训中心宿舍楼
27梵天寺遗址建筑群
28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房建筑
29北山路100号建筑
30襄七房40号建筑
31山下里67号建筑
32襄七房72、73、74号建筑群
33襄七房粮站建筑群
34襄七房109、111、113号建筑群
35襄七房158、159号建筑群
36下庄里建(构)筑物群
37河斗18号建筑群
38河斗9、10号建筑群
39双庙23号建筑群
40章家里40号建筑群
41河上镇下门村171、172号建筑
42浙江教育学院4、5幢学生宿舍楼
43浙江大学玉泉校区3、4号学生宿舍楼、产业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