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园林”营造 “生态乌托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谷文达


        2007年在上海启动、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公共艺术项目”的“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在今年进入第4个年头之际,选择著名艺术家谷文达的《中园》(英文名称:CHINA PARK)作为年度大展项目,在5月15日~11月15日的半年时间里于上海浦江华侨城中意文化广场OCT展示中心与公众见面。号称植根于园林艺术的“历史与文化遗产”而诞生的这个项目,将中国书法以独特的造园模式和造景方法加以展现,营造出一种极富想象力的“绿色书法园林”。策展方和艺术家表示,希望它能够在世博会的大背景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献给这个危机重重但又充满生机世界的一份独特的生态乌托邦礼物”。


  三大板块组成


  “当代艺术的生态园林”


  《中园》是艺术家专门为“十年计划”设计的公共艺术方案,其观念着眼于“园林”这一中国传统中最著名的公共艺术形式的历史和未来。这一方案的展示方式依浦江华侨城中意文化广场的地形由三个有机方面组成:


  板块一


  四季绿色书法模型及环境模拟:“阳园”与“阴园”


  绿色书法园林是以自然界的常青树、河道、池塘和湖泊等为“素材”,以中国汉字书法结体的神韵结合来创造气象万千的当代东方园林格局。《中园》以《谷氏简词》的行书结构成的书法园林“春风”、“夏日”、“秋雨”、“冬雪”中心,称为“阳园”。围绕中心的是以《谷氏简词》篆书结体的河流水道,以建筑物和人工河道具体呈现,并空灵仰天,其称之为“阴园”。 “阳园”与“阴园”的内涵取之于中国的阴阳五行的学说。“阳园”与“阴园”的形式又如同中国篆刻中的阴刻与阳刻。


  在大的书法园林形式格局下,园林中将以小桥、流水、栏杆等景观元素,营造出闲庭信步,悠然自在的审美意趣。分布其间的大小景观也由书法园林构成,如《景园》是以 “山高”、“云行”、“风清”、“月白” 等汉字书法为造园元素;《四季园》选择“春风”、“夏日”、“秋雨”、“冬雪” 形成园林的布局,而《华园》则以 “中国园林艺术”为章法。绿色书法园林以汉字书法观念和形式,以常青大树为媒介的园林布局结构,来创造当代东方园林。汉字的“造园”使作为环境艺术的这一生态乌托邦达到了中国表意艺术的最高境界。


  板块二


  模拟沙盘装置,水墨和动漫结合观念作品及大型三维动漫虚拟


  大型水墨动画作品将以动漫方式 视觉化地介绍《中园》这一“绿色书法公园计划”,它以史诗般的恢宏气势和简约静穆的东方意境动态地展示这一“生态乌托邦”的设计远景和独特美学。


  《中园》以绿色森林书法、河道书法、篆体书法为主轴结构建立起27个建筑岛屿,其中《书影湖》、《阴阳园》为中心岛,功德门的草地书法是这一主轴的延伸,《中园》的“龟背”形地界边缘处是一环形大道,被称为“龟背大道”。 “龟背大道”里外同是一片森林,它们自然衔接,富有生机,《中园》书法结构之外的所有的区域都是自然湿地,未开发的疏密自然的树林与书法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块三


  碑林系列:《谷氏简词碑之九——华侨城园中园》


  《碑林-唐诗后著》是谷文达最重要代表的作品之一,它以中国传统碑石形式和《谷式楷典》书法结体传达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和前景。这次为上海新浦江城创作的碑石是这一史诗性作品的第一次延伸。这件作品将作为“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的一部分永久收藏于上海浦江华侨城的公共地域内。


  谷文达:绿色书法园林


  根植于历史与文化的遗产


  策展方评价,中国当代艺术正以它独特的价值立场和美学方式成为全球当代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方式关注人类当下的普遍问题和困境是中国艺术家的义务和职责,《中园》这一生态乌托邦工程就是这种历史使命的具体实践。


  谷文达自己这样表示这一方案:“我们今日的园林修造花样繁多,琳琅满目,从纯粹西式古典或现代园林的引进到传统苏州园林的仿造都已经失去了艺术的独创,到处充斥着复制与雷同。绿色书法园林艺术将是一个原创,她融会贯通了古今中外的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经典,同时植根于历史与文化的遗产。”《中园》是“绿色书法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是艺术家将其长期从事的中国汉字书法观念和形式改造项目和东方园林这种公共艺术形式结合的一项大胆实验。它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未来城市的理想的生态美学和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活模式。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