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件珍贵石刻彰显长安佛韵

  西安碑林博物馆昨日召开新闻通报会,新石刻艺术馆定于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人们可以一睹以“长安佛韵”为主题的151件珍贵石刻陈列。


  新馆定于5月18日正式开放


  据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介绍,西安碑林收藏的佛教造像共四百余件,时代跨越了北魏至明清各代。馆藏造像中尤以石刻佛造像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它们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反映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又是内涵丰富的历史文物,蕴藏着大量历史信息期待人们去探索。


  长期以来,因馆内展陈场地的限制,大部分佛教造像一直存放于库房中,很少与观众见面。新石刻馆的落成,让馆藏佛教造像中的精品能够公之于众,它们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将让更多的人去欣赏研究。


  据悉,目前石刻艺术馆陈列布展、安全技防工程均已完工,并通过了单项及综合验收,准备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151件石刻造像中大部分首次展出


  新石刻艺术馆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建馆以来最大的单体项目,总建筑面积7903平方米,其中陈列展厅1321平方米、临时展厅282平方米、善本库146平方米、书画库330平方米、地下文物库房1670平方米、多媒体厅181平方米、文物修复室39平方米,其余为配套设施、安全技防、游客体验及购物等用房,总投资6100万元。“我们的目标是陈列展览争取‘国家十大精品陈列’。”强跃表示。


  新馆陈列定名为《长安佛韵》,共展出了151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由碑林博物馆300多件造像中精选而成,大部分首次展出。陈列分三大部分: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


  14件珍品文物陈列采用“防震技术”


  汶川地震后,文物展示与保存中的防震问题日益凸显。在新石刻馆陈列中,有14件重要文物采用了由日本一家防震公司专门为此设计、制造的防震装置。目前这在国内博物馆尚属首次应用。当发生地震时,这种利用惯性原理进行工作的精密机械装置能够有效地吸收地震波,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长安佛韵》中用隔震装置的文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唐断臂菩萨造像、皇兴造像、和平二年造像、朱辅伯造像碑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