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的视觉再造”研讨会今日美术馆召开 徐冰《凤凰》项目研讨会

  徐冰作品《凤凰》今日美术馆展翅飞翔


  4月6日下午,以“本土资源的视觉再造”为主题的徐冰《凤凰》项目学术研讨会在今日美术馆召开,研讨会的主要关键字是中国资源、中国方式和中国态度。参加研讨会的嘉宾有殷双喜(主持人)、鲍栋、杜曦云、冯博一、贾方舟、吕澎、皮力、刘礼宾、冷林、卢杰、王宝菊、朱青生等批评界人士及《东方艺术》主编王静女士。


  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徐冰新作《凤凰》探讨中国的本土资源的视觉再造。研讨会上,大家对徐冰的新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凤凰》由诸多的垃圾组成,每一片垃圾也都有自己的故事,代表了一个时代,而《凤凰》恰好是这个时代的集锦。冯博一表示《凤凰》已经完美到没什么可谈的了。殷双喜发言中也谈到,近年来艺术家对于本土资源的利用一直存在,甚至到了泛滥的的地步,但关键是利用的方式、方法,是否从骨子里真的喜欢本土的东西,譬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符号等等,有些艺术家并不是真的喜欢,甚至是讨厌,但徐冰是从骨子里喜欢,在骨子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徐冰一直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凤凰》创作的过程其实是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


  徐冰在发言过程中也重新解释了创作《凤凰》的初衷,“当时收到邀请,便去现场勘察,看到建筑工地上那么多废料的时候,很受触动,当时萌生一个念头,就是要利用这些建筑废料做一件作品,表现粗糙的质感,让它和奢华的建筑本身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并让建筑本身也做为作品的一部分,利用强烈的材质对比与视觉反差突出建筑本身,达到一种别样的视觉效果。”


  在研讨会上,由《凤凰》也引申出很多问题的探讨,比如皮力认为的《凤凰》这件作品,真正的本土资源不是本身的建筑废料,而是《凤凰》这件作品只能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利用中国廉价的社会劳动力才能产生,这是它真正蕴含的本土资源——中国的社会环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