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春拍亮点 大师的诞生:成就中国艺术现代复兴的赵无极
相关链接:
香港佳士得2010 年春拍将特别呈献赵无极一系列创作,时间辐度深广,从1950 年代的「静物风景」、1950 年代中期开始的「甲骨文系列」、「抽象风景」,一直延伸至1970 年代「空灵轻淡的水墨式油画」及1980 至2000 年间的「色彩的深度性探索」。在各个时期,佳士得都搜罗了三至四件的精品,作品之间互相呼应,展现独特的历变脉络,完整地呈现了一个中国艺术大师半个世纪的探索历程和艺术成就。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作品深具独特东方美学特色及历史价值,成为西方及亚洲区国家级美术馆的永久收藏,也在艺术市场大放异彩,成为中国艺术收藏家的收藏依归及目标。
赵无极以宏观的视野审视整个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赵无极是有着承先启后、开创传统的重要地位。他承续了中国宋元山水画的美学精粹,重新演绎,并融会、结合西方艺术中表现色彩、光影的优点,演化为一种崭新、抽象的表达方式,以摹写空间、自然、光影的微妙嬗变,气象万千,情韵生动。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方面使中国山水艺术、水墨写意有了历史性的新发展;另一方面,他在中西美学融合的探索进程上,体现了最完美的汇合和范例,实现了从林风眠等以来整整两代艺术先进的探索和追求,见证和成就了中国艺术的现代复兴。
探索时期︰静物风景 (1950 至1955)
初次跃登国际艺术,参考了保罗.克利的表现风格,揉合中国青铜器物的色彩表现、书法线条,首先奠定了一种中西融合、既写景亦写意的创作路向,也成就了个人独特风格。主题作品多写静物风景、人物故事,呈现一个诗意、宁谧的空灵境界。作品常有中国诗歌传统常见的意象,作品诗画结合、情境交融,画境充满诗意,迎来创作上第一个高峰。
这时期作品的油彩比较稀淡、轻薄,色彩穿透感高,有水墨画的晕染、散淡之色彩效果,也就能营造雾气氤氲、烟岚缭绕之景色,很好的表现星辰静夜的主题。如在画面中心,一大片蔚蓝油彩,仿是水波的潋滟、光的灵动、水天之间的烟岚,更增静夜的梦幻迷离之美。墨黑色层映对着上方的青白远景,更有一种诗意的对比,突显月夜星辰的安谧恬静,仿似有月光轻灵流动于风景之间,一如诗意的境界。色彩运用,运用得最为灵活独特的是青绿色,其晕染化散造成一种层次变化和色彩的质感,也有摸拟中国青铜器物的色彩特色,也因此赋予他的作品一种文化深度和雍容幽雅的风格。
赵无极《14-3-59》
《02-01-65》
创作高峰︰甲骨文式的抽象创作、宇宙动势气势雄奇 (1955 至1960 年代)
五十年代中期在赵无极的创作生涯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和转折,按画家的自述,是「绘画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更正确的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阶段的开始」。有如开天辟地般,画家超脱了过去对风景、器物的叙述意趣,以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万物和创作,以宇宙自然、生命大气、时间嬗变为他的创作主题,开始描绘各种看不见的东西︰生命之气、风、动力、形体的生命、色彩的开展与融合,又揉合了中国山水画、甲骨文、书法、铭文、雕刻等的抽象线条及表现元素,成就中国艺术的现代复兴。
画面中有笔力劲健、仿书法的墨黑线条,以一种震慑的气势,由画面底部一直向上方层层推进,蜿蜒攀升,令人联想到如腾跃云雾的飞龙形象。借助线条的抽象表现性,让人联想到笔的动态、遐思的脉动和画家平静与激动的心情回环往覆。线条的律动,既具开辟气势的大起落线条、又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蜿蜒曲线,于是形式符号在他油彩笔下也带有一种书法的庄严和韵律。
描写的是空间、动势、生机、气韵。这些元素本已潜藏在中国山水画的肌理中,赵无极把这部份提炼出来,又充分运用油画的色彩表现力及质量感,营造一个高度抽象和感染力强的空间。媒材是西方的,但其抽象的表现方式及元素,是植根于中国山水画传统,说明赵无极在中西融合的探索历程中,有了纵深、总结性及突破性的发展,不单在现代艺术的范畴上开创一种调合中西美学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更有承续、上溯宋元以来中国艺术传统的气魄和宏图。这段时期的创作,在艺术成就和产量而言,都是十分丰硕的。很多珍贵、被知名美术馆永久收藏、极富代表意义的作品都在这段时间完成。该时期作品有的是由艺术家本人永久收藏,其它的都在当时被著名美术馆和机构购入成为永久珍藏作品。《14-3-59》及《02-01-65》两幅重点作品,由藏家私人收藏近半个世纪,从未在艺术市场曝光,可见其珍贵和稀有性。
赵无极《11-12-70》
挥洒写意、空灵内敛︰1970 年代水墨式的油画
赵无极1970 年代以后的创作,仍是以宇宙、空间、动势为主题,但画风有明显的改变。他重溯中国水墨写意的艺术法则,融合到西方油画创作上,以水墨画的方式来处理油彩颜料,油彩渗入更多水份,在画布仿水墨画的渲染、挥洒,色彩更有雾气氤氲、烟岚缭绕之态。
大面积的色块的并合。画面出现一大片连缀无断续的色彩,像一大片天地气势动荡,铺天盖地而来,有一种轻灵飘逸的情韵。油彩较为空灵轻淡,透光感重,透过迷蒙苍茫的淡色暗喻中国水墨画烟云翻腾、晦冥变化的山水景观、及东方艺术一贯空灵、冥思的精纯境界,和50 至60 年代气魄雄奇的作品迥异,是另一种中国美学的面貌。
色彩的深度、多样性探索︰1980 至2000 年代
80 年代以后的作品色彩更为丰富,笔墨挥洒更为自由、幅度宏阔,既有油画的质量动态,也同时呈现如水墨千百种浓淡枯润的色彩变化和笔墨的自然,使作品更见空间层次。赵无极也更多采用鲜艳、亮丽的色彩、红、蓝、黄、紫,都常见到。丰富的色彩,更能表现光亮的明灭闪现及其色彩的穿透转变,按画家所言︰「想藉对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振颤使画布跃动起来,要找到一个放光的中心点」,以光彩来带动颜色的变化和动势,甚至是无形的空间也似乎耸动起来,这种技巧即使在西方艺术家群,也是十分独特和突出的,说明赵无极多年探索色彩、空间的完美成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