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洋:巴金说我画的就是他
73岁的老画家鸥洋如同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她用西方油画的写实融入东方笔墨的意韵,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风格:意象油画。这位曾师从赵无极的老艺术家,仍然执着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意图试验出两种迥然不同画风的融合。日前,鸥洋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两小时为巴金画像
头发斑白的巴金依靠在沙发内,凝视手中的书卷,面色沉重,尽显沧桑。这幅创作于1982年的《巴金肖像》是巴金生前仅留下的两幅肖像绘画之一。画边巴金题写“巴金,鸥洋同志于上海”。
这幅画被收于《当代文艺名家画像影集》。这其中包括巴金、谢晋、颜文梁、秦怡、杨沫等人,当时的出版社希望能对老文艺名家进行抢救性留下肖像。作为国内顶尖的写实肖像画家,鸥洋承担了这一角色。不过在她去给这些老文艺名家画像时,其中很多人都已经80多岁。“当我画完他们没多久,一个个都离去了。”鸥洋说道。
1982年,鸥洋来到上海,给78岁的巴金画肖像画。“我当时就想的是画出他们饱受摧残的形态,头发斑白,但仍很坚硬的样子。”鸥洋对自己画的巴金肖像画解释说。
鸥洋记得,巴金只给自己2个小时创作。“我进巴金家,他女儿把我接进去,他就坐在沙发上看书,我一紧张,进他家门就把油墨也泼翻了,手忙脚乱的,收拾完了只剩下一个半小时。” 鸥洋回忆说。她赶忙坐定,给巴金围了个围巾,遮挡起巴金简陋的领袖,就开始创作。画完后,巴金看过,对鸥洋说:“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这张画也成为日后巴金用到最多的肖像之一。
而在给导演谢晋画像时,“那天,我带着画布、画具来到制片厂他工作的现场。我见到的谢晋戴着一副眼镜,精神饱满。他当时似乎正在与一位同道讨论剧本,大约太投入了,他把棉外衣敞开,双手叉着腰,谈得非常热烈,也顾不上与我谈话。我迅速拿起画笔,用最快的速度勾画他正在与人交谈时,谈笑风生的生动神态。”鸥洋说。
事实上,这每一幅名人画像背后,都包含着当时的故事。画演员秦怡时,鸥洋一边在画,一边在听秦怡讲家庭不幸的故事。最后秦怡表现在画面上,就是一个很沉静、很美、很善良的形象,但眼睛里是有泪水的。
赵无极教我如何让画呼吸
虽然在写实绘画上一直术业有专攻,不过鸥洋却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又转向一条额外的道路:意象油画。这不得不提另一位著名画家赵无极。
“1986年,那是赵无极第一次回国,他说国内的审美创作他简直看不下去,就在杭州办一个美术培训班。我那时还在广州,就赶过去学艺。”鸥洋说道。
那时的美术教育体制大多师承苏联的老路,而赵无极的授课却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赵无极在课堂摆上一盆花,却让弟子们不能照着写实去画这盆花;请来一个裸体女模特,却让弟子走出线条和光线的束缚。
“赵无极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巨大:他说,一切艺术都是凭借。不是简单的自然描摹和还原。比如画人体,他让大家感受线条,就像音乐,给个素材给你,怎么配音乐。我就受他的启发开始凭借了,这样一来,思路、眼界及至题材、意境大为开阔。”鸥洋解释说。
尽管只有一个月时间的教育,但却让国内参加培训的艺术家大开眼界。赵无极告诉大家,一张画,你抓得紧紧的,不给它呼吸怎么成呢?
“这些观点都让我们慢慢从客观中走出来,当时我就想追求用油画画出水墨画的感觉,中国水墨画本来也是精神的抒发,这就有了我后来的意象油画。”鸥洋说。
鸥洋的意象油画,就是把西方油画的光线和线条感,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的笔墨韵味,这种尝试,让鸥洋获得“首次把阳光带入宣纸中”的美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