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上述消息。据知,由许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第四届三国文化周将于4月28日在许昌开幕,主题为“曹魏风.许昌行”,届时将有八项活动助兴,其中七项与曹操有关。
许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春梅介绍说,许昌既是曹魏集团的根据地、大本营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魏都城,也是曹魏文化乃至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为了充分挖掘和弘扬三国文化,三国文化周期间将开展一系列三国文化、学术论坛和电视辩论赛等活动。
据介绍,三国文化周开幕式当天将有曹操扮演着鲍国安现场朗诵曹操著名诗词《短歌行》、中国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独唱《三国演义》主题曲和以曹操、曹植、曹丕和“建安七子”为主题的《千年魏都,三国英豪》邮票发行式。
同期还将在许昌”曹丞相府”举办三国文化学术论坛,中国著名学者易中天、王立群等国内知名三国历史专家学者将“水煮三国”,并与读者现场互动。
除此之外,4月28日晚,许昌、毫州、安阳、洛阳四地高校将在许昌就曹操“生于毫州、卒于洛阳、葬于安阳、功于许昌”的历史事实展开辩论。
“‘双雄会’、‘曹丞相赐婚’这些活动多半都与曹操有关,借曹操大做文章。”此间一媒体记者戏言。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资料显示,许昌现有三国遗迹遗址八十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灞陵桥”、“受禅台”、“运粮河”等遗迹遗址,是为三国文化最为真实、多彩的注脚,让许昌有“魏都”之称名副其实。完
专家担忧
对于拆迁区的文保问题,文物专家、通州文物管理所前所长周良表示,目前的通州城区范围建成于北齐天宝八年(公元557年),与本次西海子棚户区拆迁范围大体一致。
对于此次拆迁区已被认定的文物,他并不担心其保护问题。但有两个问题仍有待区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1.不是文物的老物件可能就此流失
据介绍,拆迁区域内平房众多,各户的门墩、石碑等石刻物品虽然算不上文物,但对研究通州历史文化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据周良所知,这些石刻物品已列成清单交给拆迁方,由拆迁方负责。
不过,目前西海子棚户区正处于入户评估期。在周良看来,被卖或收藏还不算“最坏的结果”,这些物件更有可能在大规模拆迁时被混在砖头瓦块中被清理掉,或者被倒卖废砖的小贩敛走。
“这种情况在之前的上营拆迁时就已出现过。”周良说,这也是拆迁方很难控制的。
2.开建新城前应先勘探地下文物
“其实,目前被圈定保护的文物都是露在地上的,其实地下的文物可能更有价值。”周良介绍,在拆迁范围内,因为历史久远,一些文物遗迹很有可能还“睡”在地下。
其中已知的就包括大运河土石两坝码头遗址、通州钟鼓楼遗址、一些古城墙遗址的建筑基座。
周良提议,应在拆迁结束后先进行一次地下文物的勘探,避免在建设新城时造成地下文物的损毁。
管理部门回应
对此,通州文物管理所郑所长表示,“三庙一塔”、程家大院、静安寺等文物保护单位肯定会重点保护。
至于有历史价值的石刻物品,他们会在拆迁时到现场配合拆迁公司回收。目前他们也已与房管所协调,正在对这些物品进行登记管理。
此外,他们也正考虑在拆除地上物之后进行文物勘察。届时,有望在上级单位的领导下运作,但相关工作程序还在协商中。
记者手记
“新城”别抛弃历史
如今的通州人,超过七成不是喝运河水长大的。在他们看来,通州就是北京的一个郊区,该一门心思建设未来的“世界新城”。历史?那是北京城里的事儿。
可在本月初的通州新城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都提出,建设世界新城与传承历史文化并不矛盾,后者甚至是一个新城不能或缺的“个性”。否则,新城不过是一个没有精神灵魂的水泥森林。
漕运文化、京畿重镇、运河发端……这里的历史遗迹,同样值得我们保护。我们必须保护!
文/记者张子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