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千年古寺石碑被丢弃 专家呼吁加强保护(图)

 

湖湘志愿者在察看古碑

 

    株洲霞庆寺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寺庙,杜甫当年为避战乱,曾宿于庆霞寺。今日,记者从株洲湖湘文化志愿者处获悉,最近有村民发现该寺的石碑被人丢弃草丛。据相关专家表示,这些石碑属于文物,应该得到有效保护。

    被弃之草地的古碑有多块,有的上面凿满了字,记载了五次修葺庆霞寺的过程;有的是寺顶装饰石饰;其中有两块石碑,长约50厘米,宽约25厘米,分别刻有“永建勿替”、“永保无虞”文字,并配有精美纹饰。

    霞庆寺位于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凿石村的凿石浦,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元年,凿石浦山上建寺,名曰“庆霞”。此后,杜甫为避战乱,曾宿于庆霞寺,并在此作《早行》诗。庆霞寺共有三进,分别为关公殿、佛祖殿、观音殿。后不断扩建,至清朝已发展成建筑群落。

    解放后,庆霞寺部分毁损,部分分给村民居住,肖姓村民分得数间房屋。前不久,肖家修葺房屋时,在墙根处挖出两块古石碑,后将石碑弃于屋外草丛中。据湖湘文化志愿者分析,石碑应是庆霞寺扩建时所制,扩建者将其置于墙根处,是希望庆霞寺能永存于世。

    据肖姓村民介绍,除他家挖出的石碑外,庆霞寺内曾还发现过不少古物、古碑,但很多散落不知去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