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民:不必对民族的历史创伤进行美容

  新闻回顾


  本网专稿:150件圆明园受损文物将获修复


  圆明园将修复150件文物 纪念罹难150周年  


  圆明园管理处上周末宣布,由10余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将修复150件圆明园遗址考古挖掘中发现的破损文物,首批修复的文物将于今年10月进行公展,以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


  为了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对于在圆明园遗址考古挖掘中发现的150件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笔者却以为这样的修复活动大可不必。文物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明的见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的见证。而圆明园的那些破损的文物,正是我们国破家亡时期的最好的历史见证。我相信专家们可以修复好文物,然而盘亘淤积在中华民族心中的痛苦心结,能够被文物专家们修复好吗?


  破损的文物是中华民族国破山河在的历史见证,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时期留下的最好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耻辱。它的存在能够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那段悲惨的经历,它的存在永远地激励着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它们虽然外表丑陋肢体残缺不全,却是最好的历史的见证。历史是不可以修改的,而见证历史沧桑的文物也是不可以修复的。虽然被修复的文物更具有美感,然而缺少了历史的厚重的文物,就没有了历史的质感和记忆。


  破损的文物是有记忆的,我们的后人为什么有抚平那段记忆,我们的后人为什么要让破损的文物强颜欢笑。我们的民族谁也不想重复那段历史,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专家修复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文物可以,但是不必对记载着中华民族创伤的文物进行美容,这才是对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最好的纪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