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作品《凤凰》今日美术馆展翅飞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凤凰》展翅飞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现场


  徐冰《凤凰》访谈


    3月27号下午,今日美术馆外的小广场,两只怪鸟由6台吊车悬挂,慢慢从地面升起至15米高空,大小分别为28和27米长,8米宽,重12吨。这正是今日美术馆呈现给大家的一场特殊的艺术活动,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凤凰》作品吊装展示的开幕现场。


  《凤凰》是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回国后,从中国现实中获取灵感和视角的最新力作。是他耗费两年心血、历经各种变化,倾心投入的杰作。该作品的制作材料取自北京建筑场馆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包括了建材、建筑工程设备、劳动工具、民工生活用品等众多现场材料。凤凰的脖子是一个挖土机的臂,简洁而有力,构成凤凰造型的内在骨架,并强化了施工感;凤冠是用安全帽拼凑而成;尾巴由各式建筑钢条组接而成,从下面仰视时,有种民间皮影造型的效果;羽毛的处理很精妙,是工人用铁锹拼接的,细腻生动;飘带是用施工围栏布做成的,显示一种很强的工地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徐冰一直在强调作品的建筑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凤凰》徐徐升起


  徐冰说“我希望它很浪漫,很美,同时又很凶猛,带有神性,怪异同时又非常现实。就像是它用一种非常低廉的材料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很有尊严,而带有伤痕累累的感觉,就是这个凤凰的感人之处。”


        两只巨大怪鸟与北京CBD金融区背景前的财富象征——央视新大楼、国贸三期主楼等建筑物构成既反差又统一、既反讽又和谐的视觉效果。据称当夜幕来临,凤凰将变成两个空中的发光体,有如银河星系中的奇异星座。与白天现实材料构成的凤凰形成梦幻与现实的对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凤凰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西方现代艺术作品,而是显示出中国方式的艺术创造力的特殊魅力。作品让人们见证了劳动、发展与财富积累的深层关系,以及它们在今日中国的现实呈现。讨论了中国历史及现实的伤痕与美好梦想的关系,同时,也深切关注环保主题。两只由低廉废弃的建筑排泄物把自已打扮得既凶悍又华丽的凤凰,如同中国人集体情感和愿望的写照,每一个在现场正视它的人都会在它身上看到自已的能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众在观看《凤凰》吊装


  整个吊装的过程,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感,更是心灵上的启示。正如同徐冰先生说的“也只有在中国的环境下,才会激发出这样的灵感和作品,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环境,才能带给我们反思和灵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