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希希导演执导的新版《三国》电视剧中饰演曹操的陈建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曹操是个好男人。”并暗指郭德纲在《越光宝盒》中的表演,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祖先恶搞。(重庆晨报)
到复旦大学接受DNA验证的100多名曹操“后人”对陈建斌的话肯定十分认同,但郭德纲多半不会认曹操作祖先,而大多数与曹操家族没什么关系的中国人更不会把曹操当成自己的祖先。
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自古就有争论。曹操死后直至唐代,在官方评价中基本还算是正面人物。宋代时,为强化北方辽金占领区汉人对宋王朝正统地位的认同,营造“人心思汉”的大好局面,蜀汉政权被树为三国的正统,刘备、诸葛亮的地位迅速提高,而对汉朝不忠的曹操成为丑化的对象。此后的明清两朝,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对曹操这个东汉王朝的叛逆自然也不会有太高的评价。褒汉贬魏的《三国演义》的一纸风行更是让曹操花脸奸臣的形象深入人心。
不过,曹操之所以不受人欢迎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他自己。无论多讨厌刘备和蜀汉政权的人都举不出多少“大耳贼”屠杀百姓的证据,而曹操屠城的记载即便是在奉曹魏为正统的魏国和西晋史书中也俯拾皆是。与刘备在史书中多以善待百姓的形象出现不同(虽然刘备此举可能只是为了收买人心,但起码让百姓得到了实惠),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更象是在作秀。这一幕幕悲惨景象有不少就是其亲手造成的。从东汉宗室到孔融、杨修等一代文豪和华陀这样的名医,光史书记载的被曹操屠杀的有名有姓人士就不在少数。更别提“建安三年屠彭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五年坑官渡八万人”《后汉书·袁绍传》、“建安九年屠邺城”《后汉书·孔融传》等几十条屠城和杀俘的记录了。《后汉书·陶谦列传》记载:曹操以为父报仇名义攻陷徐州时,“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应该承认,曹操对三国时期北方的经济恢复是有功的,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也有一定的贡献,但这并不足以掩盖其屠杀无辜百姓的暴行。中国民间之所以长期“尊刘贬曹”,并不只是受了小说《三国演义》和历代统治者的影响,实在是曹操太过残暴,百姓无法视这样一个刽子手为英雄。所以,虽然几百年来企图为曹操翻案者无数,但“曹操不是好人”的印象仍然深入人心。
陈建斌说:“曹操是帝王,在古时候,帝王们的妻妾、妃子可都是成百上千的,可曹操却只有一个正妻,两个妾,九个妃子,在那时以他的身份,能做到这点,即使用现在人的眼光看,也是一个标准好男人。”这话实在有点可笑,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怎么能和帝王来比较妃子数量?妃子少并不等于女人少,即便曹操只有史书记载的12个老婆,也不能算少了。更何况历史上的曹操以好色而出名,为了抢张绣寡居的婶母,连长子曹昂和勇将典韦的性命都搭上了。这样的人能算是好男人吗?如果老婆少就是好男人的话,那大魔头希特勒到死也只有一个老婆,岂不更是好男人的典型?
电影《越光宝盒》本来就不是史实片,谁都知道是部搞笑剧。陈建斌痛批郭德纲恶搞曹操,与其说是为曹操鸣不平,不如说是借机炒作一把,给即将播出的《三国》添把火。但假如《三国》正如其所说,是一部歌颂曹操的“翻案剧”,而不是客观反映三国历史的话,观众也未必会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