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臻:江南水色,彩画人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现场

点击浏览潘长臻及其学生作品


        2010年3月4日“潘长臻师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为三月杭城的阴雨朦胧增添了一抹水色。

       作为水彩届先辈,六十年来的从艺经历里潘长臻有过多次的国内外展览。然而,此次展览确令这位78岁高龄的老教授为之“心情激动”。开幕式现场,被“老学生”们围绕着潘长臻亦然精神矍铄,不减当年师威。

        “潘长臻师生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14件,参加展览的作者有潘长臻先生和他历年的学生38人,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学院首届水彩画高研班的全部20名学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已42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陈列馆内展示的是潘长臻38幅作品,二楼则是76件学生的作品,其中不乏陶世虎的《长白松林》、《和煦》,柳毅的天鹅系列以及周刚、骆献跃、刘亚军等具有现代感气息浓厚和个性鲜明的作品。有趣的是,这是一次新旧作交织辉映的展览。“老学生”中央美院教授王维新特地选了一幅五十多年前,学生时代的一幅课堂写生作业《维族老人》。王维新回忆个中琐碎,他说:“1958年潘老师拉着自己去挑选模特,两人一起去教具室相中了一位长有白胡子的老人,形象甚好,潘老师为增加模特的色彩效果,决定将这位老人化妆成新疆维吾尔族人的模样。”另一方面,长期旅居巴西的学生方广泓展示的则是特地为此次画展创作的两幅近作。

        了解潘长臻,美术教育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四十年来老教授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材,还早在八、九十年代就主持举办了多届水彩画大展,1998年指导教学“中国美院首届水彩画高级研修班”,而今,这个班的意义也得到凸显,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当今国内有影响的水彩画界骨干力量,其中高校的教授、副教授24位(约占参展作者的三分之二),各地美术界主席、副主席12位,高校院长、副院长系主任7位,总会会长、副会长10位。此次参展作者中包括五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包括两名副主任。

       老当益壮,志犹在千里。当被问及这几年在绘画创作上的感悟时,潘长臻有着和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老一辈艺术家、美术家教育家的共通点,也即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 "直接师法造化",化“自然之竹” 为“胸中之竹”,并创造自己独特风格。学生陈立勋也表示,重新定义“写生”的概念以及如何看待写生已经成为水彩界绕不过去的本真问题。浙江作为水彩届的重镇,希望有朝得以翻开水彩发展更新的一页。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3月8日,3月16日至22日还将在上海东华大学美术馆举办巡回展。

相关链接:

       中国美院美术馆:潘长臻师生作品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