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建议春节变戏曲节 给弱势人群送点蒸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弘扬春节文化,当下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一是要提高和丰富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一是要把传统节日和某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风俗联系起来;还有一个,就是要改善和提高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因为中国人向来重视“吃”,几乎任何一个传统节日都与某种特定的食品联系起来,比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

当然,现在的春节又增添了许多新民俗,如央视的春节晚会、中央和国务院每年春节的团拜会。在北京,传统庙会也是越办越红火,地坛庙会、龙潭庙会……都很有特色,值得逛一逛、看一看。

我有一个想法,建议把春节变成中国一个传统的戏曲节。我们的文艺生活越来越多样,春节期间唱大戏,既是古老习俗,又可以成为新的传统。春节为什么不可以变成中国的传统戏曲节呢?每年节前,中宣部、文化部都会在中南海组织一场戏曲晚会。要是能让全国的老百姓,也都能在春节期间听听昆曲、京剧,看看各个地方戏曲,该多有滋有味啊!

正月十五最热闹。历史上逢“灯节”必万人空巷,《红楼梦》一上来就把女儿丢了,就是为了“灯节”看灯。元宵节看灯可以更丰富多彩,还能和产业连在一起。现在的灯具花样繁多,传统的红灯笼,现代的吊灯、台灯、壁灯,甚至还有游乐灯。每年“灯节”何不来个评比,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灯具制作行业发展,不亦是件好事吗?

记得,有一次在国外过感恩节,碰巧看到有慈善机构在街上为无家可归的人免费发放成盒的火鸡。如果我们在过年的时候,给需要的人们送去蒸饺,相信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温暖。

温暖,是的,我特别希望,春节能变成全国老百姓畅言自己心愿的节日,不论是在媒体上,还是文艺当中,充分表达大家的心愿,让百姓感到温暖。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