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NA考证“曹操墓”似乎无聊 染上“周老虎”味儿
复旦大学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消息说,用DNA技术查验“曹操墓”真伪研究已有阶段性进展。什么进展呢?曹操并非夏侯氏后裔,曹家谱系真实存在,课题组已经推演了一份曹操后裔的迁移谱系,下一步将根据谱系确认的重点区域,进行曹姓男子的DNA采样。
平静了若干天之后,“曹操墓”涟漪又现。倘若阴间里的枭雄们有知,可能又要开孟德的玩笑了吧。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发布会讲的前两句,貌似言之凿凿,其实也就是“一说”而已,课题组的见解。他们认为“曹氏源于夏侯氏”未见陈寿《三国志》本传记载,乃出自裴松之所注,而裴松之“收集的稗官野史,当中的讹谬乖违之处不可尽信”。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广采博引的裴注是一定要当作正文来读的,裴注不仅是对正文的必要补充,而且史料价值非常珍贵。诚然,裴注有颇多“讹谬乖违之处”,然而,焉知关于曹氏来源之注恰恰就是这种成分呢?你可以认为我这是抬杠,但我相信,差不多2000年过去,谁是曹氏后裔问题根本不可能会有定论,也不可能存在定论。从“上海图书馆中收藏的118份曹氏族谱入手,绘出‘曹氏分布图’”,可以,但族谱本身,难道就是可靠的吗?
面对这么一座早已空空如也的大墓,如此兴师动众地立项搞科研,如我辈很难正常理解其意义究竟何在?虽曰“鉴定”,但是显然,鉴定者已先入为主,项目出资者横竖是要找出它和曹操的关系,则项目组也势必要不辱使命。因而在下敢斗胆预一下言:将来公布的鉴定结果必定会证实这正是曹操的墓!不幸如此,则所谓科研倒更像是一件摇旗呐喊的工具,在这里披了件貌似严谨的DNA外衣唬人罢了。我甚至认为,干脆全国人民异口同声地认为那就是曹操的墓算了,没必要一本正经地折腾来折腾去。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在于即便最后鉴定的结果确为“曹操墓”无疑,它所具有的价值充其量也只能是学术价值,研究东汉末期像曹操这个级别的人物的墓葬结构,或者是否僭越之类,而所谓可带来4.2亿元经济效益的美梦十有八九会落空。地方上那些工于计算的精明之士,凭什么认为人们会像看临潼兵马俑一样来看“曹操墓”呢?兵马俑那里,出土的人、马车和军阵是秦代工匠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人物的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细节差异;马亦如此,双耳竖立的、张嘴嘶鸣、闭嘴静默的,总之极富感人的艺术魅力,且排列起来气势恢宏,“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到即便是真的但却空荡荡的曹操墓那里究竟看什么呢?
由“曹操墓”带来的帝王墓葬经济热,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经济效益方面兜头不断泼些冷水,可能是平息此类闹剧的有效办法。嘴里嘟囔着这个那个,实际上盯着的还不就是个“钱”字吗?DNA的挺身而出,在推波助澜的同时也让事件显得更加无聊。动辄弄出点儿新闻来吸引世人的眼球,这样下去,“曹操墓”真有点儿当年“周老虎”的味道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