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谈圆明园庙会:这个可以办 不要那么苛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解读春节文化。

 

    中新网2月10日电 圆明园庙会日前引发争议,有评论指其“利用民俗伤疤赚钱”。民俗专家陈连山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圆明园确实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伤疤,但同时也是娱乐场所,在那里办庙会“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要那么苛求。”

    近年来,各色庙会成了春节期间一大亮点。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在春节年俗中,庙会是很重要的。在传统文化里面,庙会是个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节日要长期的保存下去,没有经济力量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庙会其实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商家推动下可以让节日过得更加热闹,更加幸福,更加有气氛,这是对节日有很大推动力。庙会是很好的,所以现在各地庙会发展,“我们难以想象的规模那样大,非常好。”

    圆明园皇家庙会10日正式开幕,这项活动此前曾引发外界激烈的争论。谈到圆明园能否办庙会的话题,陈连山表示,“我觉得这事得两面来说。”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破坏过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伤疤,确实是如此。“可是我们不能把那个记忆老放在过去,眼睛老扭头看过去。我们过去那有伤疤,这个地方就永远成了伤心之地,不能有变化,老得把它保持原样,这样我们历史负担太重了。”

    陈连山认为,而且实际上现在圆明园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园,是大家娱乐的地方,娱乐享受的地方。里面可以划船,可以散步,有小桥流水,是娱乐场所。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娱乐场所。“那么那个地方搞描绘也是一种娱乐,也是对我们文化一种发展。为什么搞那个娱乐就可以,搞这个娱乐就不可以,这个话也不通。所以我觉得他要搞庙会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要那么苛求。”他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