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题材多幅画作 书画投资警惕同构图画作

  书画拍卖市场越来越火爆,许多名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珍藏。在看到许多新面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常常发现一些同构图的画作,而且许多画作的题跋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对于名家来说,很有可能创作两幅同题材的画作,但如果连题跋都几乎完全相同的话,那还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收藏天地


  同一题材多幅画作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秋拍中,为了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许多拍卖行纷纷推出其佳作,而一些藏家收藏的张大千作品也被整成了专题拍卖。


  构图相同款识有异


  在沪上一家拍卖行的秋拍中,可以看到由一位藏家收藏的八件作品的专题拍卖,与张大千画作一起进行了拍卖。但细观这些书画作品,却可以看到其与以往拍卖的一些张大千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这个专题拍卖中,有一个张大千的《独树高逸》立轴,估价35万至40万元,成交价67.2万元。这幅作品的款识为:荒邨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莫高窟壁画偶得唐人树法,写此,以老杜诗题之。张大千爰。


  有意思的是,在2005年上海的另外一场秋拍中,也有一幅张大千的《独树高逸》立轴,成交价为33万元,其款识为: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莫高窟壁画偶得唐人树法,写此以老杜诗题之,辛巳重阳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往往会在一张精品出现之后,一股脑地出现类似的作品。像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的张宗宪专场拍卖会上,有一件张大千在1977年绘制的《蟠桃献寿》估价78万至98万港元,成交价达到132万港元。这幅作品是张大千先生写赠挚友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妇祝寿之作,并曾在张学良藏品的专场拍卖会上亮相。


  就在这幅作品高价成交之后,市场上与这幅作品同构图的作品就纷纷出现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有“蓬莱弱水三千里,金母蟠桃一万年,凤鸟自歌鸾自舞,直教衔到嘉杯前”的题跋,只是将“拈六如句写介汉卿吾兄、一荻夫人双庆”的一句话改成了其他人的名字,以表示是画给其他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