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凯再次送来“利玛窦”——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展 蒋.马里奥.斯巴卡采访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意大利马尔凯大区主席蒋.马里奥.斯巴卡 钟明/摄

去年7月份左右,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的一个庞大的团来到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向中方通报了筹划《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中意交流展览的构思。因为涉及到中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往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及时的向主管部门做了汇报。了解到此次展览的重大意义,有关部门就对于这次展览非常地重视,也很支持。根据意方的展览策划方案,这个展览的第一站将设在首都博物馆,接下来还会在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甚至韩国首尔等地相继举办,而在上海举办的时间也刚好安排在了上海世博会召开前后。为了纪念中意两国的友好使者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也为了纪念中意建交40周年,更为了迎来2010年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在多方努力下,《利玛窦》展在首都博物馆如期开幕……

中国文物网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利玛窦展的背景情况。

蒋.马里奥.斯巴卡:利玛窦是我们马尔凯大区最优秀的儿子,我们很荣幸能在这里纪念他逝世400周年的日子。我想如果利玛窦本人今天就在会场上的话,他会讲些什么呢?他会说:朋友们,我们从遥远的地中海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为了带来我们的文化,带来我们的理念,也为了寻求新的朋友,共同创建更美好的社会。

我们把利玛窦看成一个形象,一个沟通双方文化的和经济交流的代表。我们很赞成他的这个观点: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要先于经济的交流,只有这些文化的财富才会给我们带来经济的财富。两国、两地之间如果差异越大,那么彼此交流、合作的愿望就会越强烈。利玛窦就为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构建了一座桥梁,并且他一直怀抱有这种信念,对于今天的我们,我们将继续沿着利玛窦的足迹,带着我们的文化、带着我们的理念走到一起进行对话、进行交流。

今天我们开始的这个展览,无非是400年前利玛窦开辟的、不同文明和国度之间本着追求和平和发展而走上的共同合作道路的缩影。在这里我想代表我们的大区政府衷心地感谢所有的为实现此次展览儿做出贡献的人们,首先是中国的各级政府,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马尔凯大区我们的合作者们,利玛窦神甫纪念活动促进委员会,以及学者们。应该说实现这个展览很不容易,我们的条件有限,困难重重,但是大家为了这个展览所表现出来的努力,正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马尔凯人的勇气、顽强、坚定的信念,这个活动的成功就是一个见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利玛窦》展览策展人米尼尼教授(左一)正在为来宾介绍展览 钟明/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永恒与天使》拉斐尔 藏于翁布里亚国立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欧几里德原本》克拉维乌斯 1574年版

中国文物网我们了解到这次展览的展线还是拉得很长的,有北京、上海,澳门,甚至首尔。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此次展览展品的担保工作是怎样的情况?

蒋.马里奥.斯巴卡:确实是这样,我们这次展览中最大的成本就是这些展品的保费,因为这次利玛窦展,我们带来的展品很多都是世界闻名的杰作,这些展品都是很珍贵的。为此,我们挑选了世界上最好的保险公司——由一家英国的保险公司来为这些展品做全程保险。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