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典雅的商代青铜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时光追溯到1976年的隆冬,在当时的安吉县三官公社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叫周家湾。和全国各地一样,“农业学大寨”改造梯田的群众运动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展开。有一天,正当人们热火朝天干得起劲之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叫了一声:“挖到东西了,黑乎乎的,快来看啊!”循着声音的方向,大家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上的工具,奔向事发地点。“这是什么东西?黑乎乎的。”“看,上面还有花纹,怪稀奇的。”“边上还有,不止一件。”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全都感到奇怪和新鲜。这时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看了以后发话了:“大家不要动它,我看这些东西可能是文物,蛮重要的,马上报告县里面。”随着他的话音刚落,嘈杂的声音顿时静了下来,大家带着疑惑各自散开,继续干活。大队干部即刻派了一人看着东西,一人到县里有关部门报告。

县文教局(当时文化和教育局合署)派来了专业人员到现场,经鉴定,这些东西是一座商代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尽管墓葬已遭到了破坏,但为了弄清墓葬结构,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发掘。随后,考古人员马上投入了发掘工作。经发掘清理,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墓,除青铜鼎外,另又出土了青铜觚、青铜爵、青铜案、玉璜、石雕器柄等文物近十件。

该青铜鼎为圆鼎,高20.2cm、口径15.7cm、腹径11cm。侈口,平沿、立耳微外撇、鼓腹,三锥足。颈饰一周卷曲纹,腹部通饰勾连纹。三条凸起的扉棱与足对应。器形敦实厚重、古朴典雅。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我国的商代及西周时期是奴隶制鼎盛时期,也是以青铜文化为主要特征,称之为“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铜器工艺最能反映物质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鼎作为青铜礼器之最,在古代社会,它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商代用鼎制度等级差别森严,而列鼎制度最明显的是西周,据礼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侯一般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岗文化期;最大的是商有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出土于河南安阳。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

江南地区多潮湿,且土质呈酸性,金属器类不易保存。此次青铜鼎等一批珍贵文物的出土,实属罕见。从随葬器物鼎、觚、爵等组合出土分析,该墓葬属于当时上层的贵族阶层,墓主人身份极高,对于研究安吉商代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于该青铜鼎历史悠久,且保持完整,装饰工艺精湛,在浙江地区少有出土,遂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被浙江省博物馆借展,常年供来客观赏。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