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奇人”马未都 带你细数中华文明的坐标

“文化给我们每个人的感染力,只有当享受到这种文化给你带来的滋润时,你才能够刻骨铭心的感受到。”号称“文化奇人”,靠“捡漏淘宝”创建了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先生亲临北青教育大讲堂,为众多听众带来主题为“文明的坐标”的精彩讲座。
1月30日下午两点,北青教育大讲堂在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作为教育大讲堂的第十一位嘉宾,马未都先生的到场吸引了近五百位听众的到来。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马未都先生带领听众们徜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沐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使大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敬意和更深刻的理解。
●文明的坐标之一:汉代盛世
讲座一开始,马未都就传达出他一贯秉承的一种信念:“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标志性的艺术,比如商周的青铜器、秦代兵马俑、汉代的玉文化、唐代的唐三彩、宋瓷宋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树立了一个个的坐标,提示我们的文化曾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随着马未都的讲述和许多精美的文物图片的展示,中华民族一座座文明的丰碑被树立起来,让人们清晰的看到泱泱中华民族曾塑造的不朽坐标。
“文物一定是一段时代政治背景反映,非常的清晰。”马未都讲到,比如说唱俑,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是蜀地,传达出国泰民安的信息。而中原地区出土的俑,一般都是秦代的兵马俑。还有汉代的一些汉俑,都是兵马阵,历史上主要战争都发生在这些地方。
“从汉代盛世看,第一应是文景之治。文帝景帝这两个皇上对于一般人来说名气不大。我们知道的皇帝一般都是以打仗著称,比如汉武帝,而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高峰。”马未都讲到,当时国家的政策有一个词,叫做拨乱反正,就是反对吕后之乱,使国家进入太平状态,一定要先治乱世。当时就是阴暗转为光明,行政上强调不妄为。当时文景之治的时候也提出宽和,政策非常宽和。“有一次汉文帝出行的时候,有一个人冲撞车马,汉文帝大怒,说要治这个人的罪。司法部长就出来说皇上这样不行,我们是有法令的。这种事最多罚款,不能治罪。如果取信天下老百姓,这是必须要做的。汉文帝很能听进去,这个表明统治者的态度,所以中国在西汉文景时期踏上高峰。”
●文明的坐标之二:唐代盛世
中国的大唐盛世是众所周知的,但马未都却告诉在场的听众,唐代有两回盛世,一回是唐初,一回是唐终。“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是规律性的东西。天下最乱的时候,比如战国时代非常乱,而秦统一六国,我认为他的气数劲使大了,打江山的人控制局面都有一定的问题,控制不住,所以很短时间,汉朝很快实现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高峰。隋朝也是,把南北朝局面控制住以后,也是劲使大了,然后过度给唐朝,唐朝就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第二次高峰。而隋朝建立的科举制,严格说给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否读书都会给你带来好处,所以大唐在这样的制度下,立刻就进入了一个辉煌时候。”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马未都说:“唐太宗历史上多次改正自己的行为,能听进别人非常难听的意见。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位,你或者是领导,或者是一个班组长等等,都有一一对应的地位。但是在你下属提意见的时候,你能不能虚心接受,我觉得对一个人的素养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我们老说像唐太宗这样的人,一国之君,当时权力之大不能和今天同日而语。唐太宗的时候没有制约,唯一最大的制约就是自己的内心,自己制约着自己。”
而到了唐代的中期开元盛世——唐明皇李隆基时期,史书上对它的评价确是伟大与渺小。他一开始想做很大的事业,但是一看上杨玉环就完全失去了以前的抱负。马未都调笑着说:“你们注意看,洗澡业一发达就是盛世到来的标志。唐明皇喜欢洗温泉,带着杨玉环去洗澡,把政事让给李林甫,而李林甫第一攻击的制度就是谏官制度,所以安史之乱就出来了。唐朝从这一天起就走了下坡,就是它的衰败之时。后来唐代还有一百多年,但是再也一蹶不振。”
●文明的坐标之三:宋代盛世
马未都讲说,唐代过后是宋朝,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赵匡胤一上来也是心虚的,就想着怎么办呢?要请高人。于是他找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他说君弱臣强,那就要强干弱枝。为什么乱?皇帝的权利小,臣子的权利大。因此要实现中央集权。直到今天,国家13亿多人,能够蓬勃发展,社会安定,就有赖于宋代开始施行的中央集权。”
“北宋的后期,我们一般会误认为历史上政治强大一定进入盛世,政治不强大就一定不是盛世。其实不是这样,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未必强大,但是老百姓生活非常富足,典型就是徽宗时期。宋徽宗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有非常好的艺术天赋,写了一笔瘦金体,但是治理不了国家,最后死在东北。”马未都说道。
●文明的坐标之四:明代盛世
“再有一个盛世,就是明代的晚期。从‘嘉靖’到‘万历’的将近一个世纪,是过去书上说的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时期。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我们今天能看到明代大量的工艺品,表明当时社会的富足状态。
“我有一个碗,在观复博物馆里展览,非常的精细。碗上面有五个字:永享太平村。”马未都说道,文字永远是世俗对这个社会的表达,而且非常的准确能反映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风貌。“永享太平村什么意思?要永远享受这种生活状态。我老说文物的态势是一个政治的态势,这个时代的特征深深的烙在这一代人心中。”
正是历史上的盛世,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而每一次社会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同高度的文明坐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