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妙艺入眼来:景德镇百年文人瓷画珍品大展

“浅绛彩”瓷画追求笔墨情趣,瓷品具有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征。绝大多数创作者是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作品充分展现绘画者的人品、学问和才思,整体贯穿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在万众喜迎上海世博会的日子里,由景德镇文人瓷画研究院、景德镇艺术家交流协会等举办的“瓷坛明珠———景德镇百年文人瓷画珍品大展”日前在上海壹号美术馆揭幕。

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100多年前,清朝咸丰时期,供职于御窑厂的一批新安画派大师,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领军人物,不屑于宫廷用瓷纯工艺品的制式,冲破清规戒律,以瓷代纸,将中国画入瓷,成功地将瓷艺与画艺相结合,开启了“浅绛”文人派彩瓷之先河。

珠山八友开先河“浅绛彩”瓷画追求笔墨情趣,瓷品具有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征。绝大多数创作者是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作品充分展现绘画者的人品、学问和才思,整体贯穿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民国初年,浙派画家汪晓棠、江西画家潘匋宁、王琦、汪野亭、王大凡等彩瓷名家传承前辈的风范,以“新粉彩”的形式将文人派彩瓷发扬光大,瓷画作品在世界国际博览会上屡获金奖。

1928年秋,王琦、徐仲南、邓碧珊、何许人、汪野亭、毕伯涛、王大凡、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结社瓷坛,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艺术流派———“珠山八友”。珠山八友艺术家群体,革故鼎新,发奋挥毫,将“瓷上文人画”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此次展会展出了“浅绛彩”顶级画师程门父子、金品卿、王少维等名家瓷画20余件,珠山八友等名家新粉彩瓷画60余件。另外,在现当代部分,展出了国家级大师王锡良、王怀俊、王恩怀、戴荣华和省级大师汪平孙、蓝国华、王采、王怀治、喻冬华以及学院派名师龚保家、刘毅、张景辉、陈军、陈淑娟等创作的瓷画120余件。其中,90岁高龄的陶瓷美术家张景寿大师绘制的宽10米、高2.6米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的“十二花季粉彩屏风”;近80岁高龄的珠山八友传人汪平孙大师三尺六寸粉彩“满园秋光”山水挂屏;李文跃、蓝国华两位大师合作完成的“祖国万岁”建国60周年珐琅彩瓶,更是令人瞩目。

艺术个性不可缺在展会现场,记者遇见了江西省陶瓷工艺美院教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蓝国华先生。记得3年前,记者与蓝国华有过一番面对面的交流,他的创新理念和独到见解至今仍记忆犹新。

蓝国华创作于2006年的古彩巨作《春回大地》玉蕾瓶获得中国人文奥运“最佳艺术风格金奖”。这一获奖作品不仅震动了景德镇当代瓷画界,而且也让蓝国华享誉国内瓷坛。最令人自豪的是,他与另一位大师李文跃合作的“祖国万岁”建国60周年珐琅彩瓶,在海内外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其实,蓝先生1999年赴台湾讲学时,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多样的创作手法已让台湾瓷艺人士为之倾倒。

此次记者与蓝先生再度交谈,依然能感受到他那鲜明的艺术个性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当记者问及为何当代瓷画在拍卖会上鲜见高价时,蓝先生一针见血地剖析道,主要是竞拍者大都不是陶瓷艺术家,他们无法深谙当代瓷画真正的内在价值,只是一味追逐热点,继而盲目炒作。当然这仅仅是外部原因,而内在原因,则是目前不少瓷画创作者同样为了迎合部分投资者的口味,投其所好地制作了一些缺乏自我创新甚至毫无艺术个性的低劣作品。这样,就无法提升当代瓷艺作品的拍卖水准。蓝先生在交谈中,反复阐述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在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深刻意义。

儒雅之中见诗情在这次展会上,记者又遇见一位平时不太露脸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先生。汪先生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一身儒雅之气。经询问,才得知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长孙,他十三、四岁就随父辈习画,1950年考入“江西省陶专”,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江西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南昌市一所中学任教。

汪平孙尽管在中学里教了38年的语文,但是他一刻没有忘记研习瓷画,每年的寒暑假期间,他就直奔景德镇,投入到其喜爱的瓷艺创作之中。应该说,汪先生之所以出手不凡,除了悟性极高外,另外一点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也就是说,他将瓷画的要诀早已了然于胸。

汪先生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古文功底扎实,艺术修养深厚,熟稔唐诗宋词,因此他创作的瓷画充盈着浓郁的古意,浸透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就以展会上那件粉彩《今又重阳》瓷板为例,粗看会觉得是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但细瞧时,就能感受到这是发自内心的诗情———文人体验大自然的自我感受。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