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四个墓室已打开,只待中间主墓开棺了。记者陈亮 摄
出土的竹简。图/《荆门晚报》
昨日,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严仓古墓群獾子冢发掘工作进一步进行,但令人遗憾的是,原定昨日下午可以打开的主棺,因为进度的原因,不得不推迟到今日上午。
截至昨日,东南西北四个墓室均已打开,目前仅剩主墓未开棺。有字竹简、铜矛头、铜箭镞、铜削刀,造型古朴的木器和铁器、残存的头盖骨……一连串来自于严仓古墓发掘现场的重大发现,带着2300多年前的战国历史气息,让人振奋。
主墓开棺为何推迟?
昨日下午3时40分许,考古发掘人员决定结束当日发掘工作,原定于下午打开主棺的计划也取消。
对此,考古工作人员解释,考古发掘工作均是按照进度进行的,一个阶段的工作没有完成,就不能绕道进入下一个阶段。按照原定进度,昨日上午可以完成周围墓室的清理,下午就可以打开主棺。但因南墓室出土的文物比预计的要多,并且清理工作太耗时,目前仍未完成,为安全起见,他们就将开棺工作顺延到今日上午。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保护出土器物时,采用了海绵等物。据介绍,竹简等离开墓坑环境后会氧化,水分挥发后会变干变脆,所以需要采取保湿避光等措施。昨日,工作人员分多次集中转运包装好的器物至帐篷,数量达数十件。对这些出土器物,将“先好好保护、再仔细清理”,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将有价值的文物集中进行展示,具体时间依分析、检验进度而定,市民需耐心等待。
截至昨日16时发掘结束,南椁室仍有大型器物未出土。
(文/《荆门晚报》)
竹简出土有何猜想?
继前日两片竹简出土后,昨日,又陆续发掘出更多有字竹简。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土的竹简以一定顺序夹杂在土中,横竖相间十余根。附近还有竹席痕迹,编织得极为整齐,手法、工艺与现代竹席差不多。
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是从东南西北四个椁室内的淤泥中清理出的竹简。由于年代久远,墓室内的结构和环境又遭破坏,竹简异常脆弱。工作人员将竹简严密包裹起来,竹简的数量和竹简上文字内容尚待下一步室内整理。但可以肯定的是,部分竹简有字的痕迹。
这些竹简是否会产生“轰动效应”?
多位考古专家释疑:首先,虽然并不是每个楚墓的考古都会发现竹简,但总体上说,楚墓竹简还是较为普遍的;其次,竹简的内容虽广泛,但就目前所知,主要分两种——墓志铭类的文字记载和资料、书籍,所谓墓志铭类,就是记载墓主生平事迹(当然也有可能缺失)、陪葬品等内容,资料、书籍的种类更多更广;最关键的是,竹简的“轰动效应”与“焚书坑儒”有关,历经“焚书坑儒”浩劫,部分典籍失传,部分典籍传存失真或缺失,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竹简则提供了原始的典籍版本,意义自然重大。
目前,严仓古墓出土的有字竹简还未进入解读阶段,意义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