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深圳美术馆主办的“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将于2010年1月23日在深圳东湖宾馆会议厅举行。“深圳美术馆论坛”是深圳美术馆的常设性批评理论研讨会,经过前三届的成功举办,已经形成了广泛影响,成为深圳美术馆的学术品牌。

        本次美术馆论坛共邀请了20多位当代艺术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和一些艺术界的青年学者参加论坛,并且邀请了部分媒体代表和境内外学者作为论坛观察员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前将结集出版一部学术文集,内容包含了由批评家们针对本次论坛主题所撰写的学术文章等。

        “深圳美术馆论坛”一直在深入关注当代艺术创作及批评理论的现状,并对当代艺术界出现的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而提出一些值得艺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2003年,深圳美术馆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以“共生和互动”为主题的第一届研讨会,对20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和批评进行了梳理总结; 2005年,第二届论坛以“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为主题,针对当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2007年,“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与“首届雅昌艺术论坛”合并,从“媒介、图像、市场”这几个关键词来深入剖析当代艺术创作、批评及与艺术传播等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前三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深圳美术馆迎来了第四届论坛的开幕。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针对当代艺术史写作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坛旨在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案例的讨论,引申出批评家们在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背后的观念。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当今活跃的艺术理论家和学者,以及部分青年的学者,或结合实际、具体的写作经验,深入系统地分析当代艺术史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或针对当代艺术史写作中的部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南京大学高华教授和北京大学李扬教授分别做两个主题报告:《历史学界对这三十年历史书写的讨论》(高华)及《在文学史与当代文学之间》(李杨),在报告中,两位学者分别从“历史学”与“文艺学”层面谈各领域当代研究的问题,由此展开本届主题的讨论,呈现“艺术”与“历史”、“文学”之间的对话,主办方及主持人表示,希望能借此找到一些在原来的学科中找不到的声音和角度。

        深圳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对当代和本土艺术的关注、引导和推介,并期望通过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把这一学术定位付诸实践。作为一项常设性的批评理论研讨会,每一届论坛的主题即代表了美术馆在一定时期的学术着眼点,从而对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框架的建设,及当代艺术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据悉,在论坛开幕前一日(即1月22日)下午,深圳美术馆主办的“你西我东——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将在深圳美术馆举办,论坛与会学者、业界媒体代表、深圳本土媒体代表、艺术家等将参加展览开幕式。

        附:“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简介

        一、缘起

        “深圳美术馆论坛”是一个常设性批评理论研讨会, 2003年,深圳美术馆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以“共生和互动”为主题的第一届研讨会,会议梳理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当代艺术20年来的历程;2005年第二届论坛以“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为主题,就中国当代艺术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2007年,“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与“首届雅昌艺术论坛”合并,力图从“媒介、图像、市场”这几个关键词深入当代艺术创作、批评的内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考察。这三届论坛均出版文集,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现已成为深圳美术馆的一个学术品牌。

        二、论坛主题: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

        三、主题释义

        不同时期的艺术批评,都自觉将其对批评对象的判断指向艺术史:“是否能进入艺术史?”或者“是否将来为艺术史所验证?”;艺术史成为艺术批评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准则。

        在这种背景中,当代艺术史的写作,就成为了一种冒险。当代人近距离地进行当代艺术史写作是否可能?当代人能否有效地对当代艺术进行历史的描述和判断?这些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然而,实践总是先于理论的论辩,当这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实际已经发生,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鉴于此种现状,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拟以“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为主题,其主旨就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案例,针对这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邀请有关学者就此主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和分析。本次论坛将邀请当今活跃的艺术理论家和学者,特别是有着当代艺术史写作实践的理论家和学者发表他们的见解。

        本论坛并不是对已有中国当代艺术史著作的评估会和写作经验的交流会,本次论坛更强调通过当代艺术史写作个案,探讨艺术史写作背后的基本观念。我们希望在论坛上能够讨论如下问题:

        1、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批评以及当代艺术史的关系;

        2、当代艺术的写作与艺术史的观念;

        3、当代艺术史和一般艺术史的关系;

        根据已有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案例,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四、出席本届论坛学者名单(以姓氏拼音为序,20人):

        陈  默 《大艺术》杂志主编

        段  炼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教授

        冯博一 自由批评家、策展人

        冯  原 中山大学教授

        高  华 南京大学教授

        高  岭 《批评家》杂志主编

        冀少峰 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

        贾方舟 自由批评家、策展人

        靳卫红 《江苏画刊》杂志编辑

        李  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  淳 《黄河》杂志副主编

        鲁  虹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

        吕  澎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彭  德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皮道坚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孙振华 深圳雕塑院院长

        杨小彦  中山大学副教授

        殷双喜 《美术研究》杂志执行主编

        朱青生 北京大学教授

        邹跃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五、论坛组织

        主办单位:深圳美术馆

        后援单位: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论坛组委会 

        主任:宋玉明

        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孔晓冰  李原原   黎晓阳  鲁  虹  覃京侠  宋玉明  王子蚺  尹烨斌   游  江  张燕方  赵伟东  曾   凡

        学术主持:孙振华  鲁  虹

        学术助理:覃京侠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