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购物季 收藏品扫货捡漏绝佳时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冬季的旧货市场仍旧繁华

随着2009年的远去,虎年新春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将至,各类节日礼品悄然爬上了柜台,春节季的商战即将拉开帷幕。实际上,收藏品也存在着春节档“打折”活动,对某件收藏品垂涎已久的藏友不妨在春节将至时到古玩市场碰碰运气。

与所有产品的商业模式一样,收藏品销售也存在着“潮流”趋向的制约;存在着资金流动周转;存在着“过气出清”的甩卖……只是古玩行针对的是小众人群,这里面的门道只有谙熟此道的人才能摸的清楚,对这行比较陌生的新手,即使在临近年末时的甩货季节仍旧避免不了买错、买贵的尴尬。因此,还是建议初入行的新手多看、多学、少出手,这样才能不失收藏的乐趣又可将经济上的损失降到最低。单单对藏品熟悉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收藏市场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才能真正的玩转收藏。

讨价还价的心理战

年末的收藏市场总是一派繁华,卖家们着急将手中一年没出去的陈货出手换钱,买家们则心怀澎湃却面如止水的与卖家讨价还价。购买藏品时讨价还价是一门学问,是长久知识的积累与对市场了解程度的积淀,与此同时还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考验。收藏品有别于其他商品,大多数的收藏品几乎没有固定价格,同一门类的藏品的售价也会随着作者的不同、工艺技法的差异、出售地点的不同而出现巨大的变动。因此,对收藏品市场价位的制定一般是约定俗成的,通常与藏品的出处、作者、年代有关。基于这种特性,购买藏品的价格很难固定,为新入行的收藏爱好者购买藏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一般来讲,卖家会根据藏品进货的价格加上50%左右的谎价,让购买者还价,根据购买者给出的价格再定出售价格。这样的做法既可以看出购买者眼力如何又可准确给出藏品的出售价格。由于很多商贩来自全国各地,春节期间需返乡过年,将藏品来回托运既增加成本费用又增加了藏品途中受损的风险,因此,很多商贩都选择在春节前夕将藏品出清。所以,在要价时一般会将谎价降低,让购买者更容易接受,但仍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购买者切勿被眼前的要价所迷惑而轻易放弃心理价格底限,一定要抓住卖家的心理因素进行还价。

还价的方式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第一种是让卖家自己说个卖价,一般熟悉市场的老玩家都喜欢这种方式。另一种是说出一个自己心理的价位,让卖家再依照这个基准加价,这也要求藏家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程度。还有一种是站起来直接离开,等卖家自己降价,再根据这个价格进行加减。当然,藏品的价格幅度还是与藏品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下文中将一一描述。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